设置

关灯

第217节

第(2/4)节
想法,戴伟等人都做到了。

    每每回到母校之中,看到那随处可见的小黄车时,他们一行人都难掩心中的自豪和骄傲。

    而小黄车立足于北大校园之中,服务北大师生也收到了不少良好的反馈和建议,在实践过程之中进一步完善了他们提出的共享单车理论。

    四个月的时间,不仅用事实证明了共享单车这个方案可行,同时共享平台上每天肉眼可见的流水,也让戴伟看到了这个模式的商机。

    能上北大的自然都是聪明人,除了戴伟之外,其他联合创始人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将这个模式,推广到京城各大高校呢?

    亦或者是心再大一点,推广到全国所有高校呢?

    光是北大就投放了2000辆自行车,如果是全国所有高校的话,需要20万辆,还是200万辆呢?

    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作为北大学子,他们的心自然是要多大,有多大!

    不过想要扩充规模,这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自然就是资金问题了。

    第384章拿下ofo

    如果光靠平台流水,以车养车的模式稳扎稳打的进行扩充,那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占领全国高校这一目标。

    戴伟等人自然没有这么天真,而且他们这个项目之所以起步这么快,还是得益于去年拿到天使轮150万的投资,才让这个项目迅速脱胎换骨,得以投放北大校园。

    因此,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后,戴伟等人自然是准备故技重施,启动第二轮融资。

    有了珠玉在前,只要拿到资金之后,就可以快速复刻北大校园的成功经验,将ofo小黄车投放到各大京城高校,进一步扩大规模……

    而当成功占领了京城高校之后,拿着这份成绩,又可以再说服投资人开启下一轮融资,再拿着钱继续滚雪球,雪球越滚越大,钱途也就越来越广……

    对于毕业于北大管理学院的戴伟而言,自然不会对这套资本运作的逻辑陌生,而滚雪球的前提,自然是要不断拿出能说服投资人的成绩才行。

    而就在戴伟准备联系之前的天使投资,洽谈下一轮融资的事情时,出乎戴伟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哐当,阿伟,外头有几个声称是东升投资的人要跟我们谈一谈投资的事情,这竟然有资本主动找上门来了,我们成功了!”公司合伙人之一的薛丁满脸兴奋,门都不敲直接推门而入。

    戴伟内心一跳,无奈的说道:“老薛,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先敲门,万一我不方便呢?”

    “怎么?你喜欢在办公室里做点手工?”薛丁语气挪揄的问道。

    “万一呢?你也不想你在做手工的时候被打搅吧?”戴伟也不恼,同为大学同学,早已经习惯了这种互相打趣的快乐。

    本以为毕业之后就是咫尺天涯,没想到又因为这创业项目聚到一块,这算是大学生创业的快乐吧。

    “成,那我下次一定先打个招呼,以免你年纪轻轻,就萎了,到时候就不能叫你阿伟了,得叫伟哥才行!”薛丁打趣道。

    “阿伟已经死了,你选的嘛……”戴伟哈哈一笑,随后说道:“好了赶紧的,投资人的事情要紧。”

    两人打趣着,走出了办公室,很快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一行人,西装革履,风尘仆仆的专业劲头,像极了卖保险的。

    “你好你好,我是公司的负责人戴伟,请问你们是……”戴伟主动伸出手,热情的问道。

    陆四方打量了一眼戴伟,戴着眼镜文质彬彬,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书生气,不像是一个创业者,更像是一个学生。

    “你好,我是东升投资的,特地从羊城那边专程赶来,就是为了戴总这个共享单车的项目而来……”

    陆四方刻意强调了一下自己的诚意,接着说道:“不知道戴总方不方便,我们做进一步的交谈?”

    “当然方便,没想到我们小小的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居然都能够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