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7节

第(2/3)节
她集中心神,回忆这段时日以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幕幕。

    隔了一会儿,颢苍这才袖手轻叹,“这与你们无关,你们不是龙族,不知道他体内还藏有半腔龙血迟早发作,受妖血影响,他行事才会如此偏激。按理来说,他修道多年,总能压制一些兽性,只或许有人趁他年幼时暗行诡计也未可知。”

    “妖与人不同,若说人修道是为驯服人欲,妖修道则是为驯服兽性,二者虽大不相同,却殊途同归,俱是为了达到至虚至静的境界。是我这一腔妖血害苦了他。”

    “妖血发作时,他兽性压制人性,行事极难受控。任凭你们如何与他分说也无济于事。”

    “你一路而来,一定累极也怕极,我明白你为何不惜决裂,也不愿他带你那位好友回转仙门,因为你知晓仙门远不止腐败这么简单不是吗?稍微休息片刻吧。”颢苍示意她坐下,嗓音如春风般温和宁静,有种令人安心的魅力,“听我讲一个故事如何?”

    关于这个世界的,本源的,故事。

    以及仙门的,真面目。

    第110章

    当后世谈论起应龙与天帝的幼女是如何相遇时,绝大多数故事的开篇都与一场花灯会有关。

    天帝最幼小的女儿柔姬,养在祈水之畔,自小体弱多病,风度娴静温雅,生性善良谦逊。

    但鲜少有人知晓,柔姬自小便不喜欢自己的名字。

    她因为这一身痼疾,从小说话做事都要轻声细语,轻手轻脚,就已经足够恼人了,偏偏名字里还带一个什么柔字。

    似乎女儿家生来便要柔若无依,实在是晦气。

    于是,在某一年某个花灯节,她悄悄溜下仙门,变作一个容貌丑陋,脊背微驼的少女,混迹在人群中。

    柔姬生来花容月貌,容色倾城,民间常谓之三界第一美。

    但她已经受够了被满满当当的绫罗绸缎簇拥着,珠钗步摇装点着,端庄贞静地坐在那里,像一株修剪得最为得当合宜的插花。

    众人惊讶的视线,让她觉得内心一阵充盈得意的快乐。

    那一道道目光好像是在说,这么丑陋的人为何不躲在家里,怎么还敢上街抛头露面?女孩儿却满不在乎,肆无忌惮地穿梭在人群中,嘻嘻笑着,一双乌黑的眼珠好奇地左顾右盼,四处转动,笑起来时,唇角微扬,便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

    她跟随着人潮猜着灯谜,一路走一路停。

    人潮忽然停下,柔姬好奇地探头一望,很快便被眼前这一盏巧夺天工的花灯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她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这一盏花灯。

    这是一盏珠子灯,五色的彩珠穿珠成行,扎成宫灯的模样,下垂流苏,珠络累垂。

    也是她在这场灯会中见到的最美的一盏珠灯。

    人们围着这盏灯,苦思冥想,百思而不得其解。

    灯谜其实并不算太难。谜面是“但愿人长久”,谜目猜的是《般若心经》一句。

    只是世人诵读佛经者多,明了其间意思者少,多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更遑论能自如地撷取这经文原句?

    柔姬大脑一转,心里便有了底,她胸有成竹地上前一步,却与一道温润的嗓音同时叫破了谜底。

    “亦无老死尽”。

    两道嗓音,对两个人而言都极为突兀,不由转过脸俱向对方望去。

    话本中的故事双方终于在此刻相遇。

    柔姬看到一个约莫二十上下的年轻男人,一袭青衫长袍,乌发如墨,拢在脑后。

    眉是远山的眉,眼是江河的水,唇如三春夭桃,眼底淡淡拢尽了翠霭沉沉,灯火青青。

    举手投足,分明是清峻劲峭的文人骨,微微弯唇一笑,却妖冶荒诞如山魈拨开了山野雾气,照见身属山河与天地的懒散不拘。

    颢苍看到的却是一个黑黢黢的,瘦瘦小小,绿豆眼高低眉的少女,样貌丑陋实乃生平罕见。

    但她那一双乌黑的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