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第(2/3)节
,曲调里蕴含的情绪丝丝缕缕渗出来,莫名生出几分无可奈何的沉重,拉着她的心也逐渐下落。
一曲毕后,琴师抬起头,“有什么感想吗?”
女孩这才回过神来,将自己的情绪抽离,斟酌了一下措辞,不知是该表达得直接还是委婉,最后说:“听起来像是在怀念故人,有些悲伤。”
少妇微微一哂,也没说对还是不对。
收了琴,准备开始转入正题,也就是讲述一个故事,要她为此填词。
苏栖禾拿出纸笔,很客气地讲:“如果故事很长的话,我的记忆可能会有遗漏,请问,可以麻烦您把内容简单留在纸上吗?”
这还是她做代写的时候得到的经验,比如帮忙写一封家书,让对方在白纸上把要点大概罗列一下,不会写字的话用符号也行,这样不会导致疏漏。
完全是好心的、别无所图的建议,然而对面的少妇不仅岿然不动,抬头看她的时候,眼中甚至还多了几分冷冰冰的戒备和审视。
就仿佛留下自己的笔迹,将来会成为罪证一样。
女孩却没想着嘛多,一见贵人眼神不爽,赶紧道歉道:“对不起,是我唐突了。”
“不方便也没关系的,您讲吧,我一定努力记住。”
好在少妇也没再纠缠,将故事娓娓道来。
某朝某地,两个青梅竹马的少年少女,门当户对,早早定下了婚约,所有人都觉得他们会是一对神仙眷侣。
然而,长大之后,那个少年事业顺利,平步青云,女孩子却停留在原地,甚至身边有了其他人陪伴。
情分消磨,分道扬镳似乎是必然的事。
就当少女跟未婚夫提出取消婚约的当晚,男人终于后知后觉,明白了自己的感情。
他毅然放弃所有功名利禄,归隐山林,只为重新追回她。
讲到这里,对面的少妇停顿了一下,让苏栖禾猜一猜后面的结局。
从曲调的走向上看,整个故事肯定会以悲剧收尾,所以她心里明白,恐怕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
琴师微微颔首:“是的。那位男主人公,没过多久就死在了深山里,无人为他敛骨,甚至没人记得他的名字。”
“就连相爱过的女人,也将他抛在了脑后。”
一死才知万事空。
果然是足够悲伤的故事。
苏栖禾颔首表示了解,但不知怎地,眉心一抽。
好像从叙述里感觉出些微妙的不对劲来,但又说不清缘由。
少妇却不容她再多问,径直收拾好东西就离开了茶楼:“两日之后,将稿子拿到这里来。”
女孩注意到,她把自己喝过水的杯子和净手的茶巾都谨慎地处理掉了。
回忆到此中断。
苏栖禾在小屋桌前点灯熬油,伏案写了好几个时辰,终于把这个有点微妙的故事表达了出来,按照曲调和韵脚,改成曲词。
给曲子填词的唯一作用就是抚琴时伴唱,所以她没有单独再取名。
于是,这篇词的名字,也叫《江月》。
两日之后,她如约将稿子交出去,拿到的润笔费给母亲换了一件新年的衣服。
阿萍抚摸着女儿的脸蛋,一边说着不该花这么大的价钱给她买衣服,一边悄悄感动得流泪。
再过几天,便到了春节。
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新年的喜庆气息,而《江月》的稿子已经被装进信封,快马加鞭地送到皇城,一只银盘托着,呈到了李贵妃面前。
作者有话说:
[1]:灵感来源于唐代诗人贾岛。
“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原话来自《唐才子传》
什么时候才能把更新时间调整回来啊……好困……
感谢在2023070223:29:26~2023070323:16:18期间为我投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