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节

第(2/3)节
  “是废太子之后,秦王府准备送给朝中所有三品及以上大臣的通告文书。”

    江寻澈拿起其中一本,放到她面前。

    “他们每个人的文章你应该都看过,了解基本的性格和喜好,现在对照着逐个润色一下,每完成一份就拿给我过目。”

    原来,之所以殿下肯主动坐到她旁边,是因为等着检查她的产出。

    进屋之后,他没有一句话提及昨晚两人发生的事,视线也不曾在她身上再多停留一瞬,仿佛毫不关心,无关紧要。

    大概只是当时即兴所为,纾解完毕,就抛在脑后了。

    她实在很不想用“纾解”这个词,哪怕只是想到都觉得难过,但事实确实如此。

    悲伤一点一点从四肢百骸里渗出来,在苏栖禾的心底掀起一场无声的潮涌。

    她低下头,睁大眼睛,麻木地阅读着一封封朝廷文书,斟酌其中的遣词造句。

    而心底有另一个自己,正在忍受剧烈的、锥心刺骨的疼痛。

    曾经她不明白娘为什么要始终等待父亲,也不知道娘听到父亲不曾归家的消息时,为什么会痛苦地捂住胸口。

    现在明白了,原来伤到极致的时候,心是真的会疼的。

    两人并肩沉默,有半个时辰悄然流过。

    管家过来领了《金缕曲》的稿子,准备吩咐人下去抄写流传,顺便请示要不要署名。

    苏栖禾想,王爷大概会要求匿名吧。

    江寻澈头也没抬,还在看她刚润色好的那篇文书,修长手指微微弓起,翻过书页时,突然说:“这次署你自己的名字。”

    她有点意外,不知道此举是为何意。

    “因为你是被皇帝亲自认可过的才女,《青玉案》的作者。”

    王爷的声音很低。

    “京城其实有不少人都知道你的名字,尤其是”

    他点了点手中的册子,“官员和书生们。”

    苏栖禾对所谓名声也没什么感知,既然他都这么说了,她也就点了点头:“好,那就多谢殿下了。”

    管家走后,她继续提笔翻开下一本册子,尽职尽责,顺从乖巧。

    反倒是江寻澈借着翻书的空隙抬起头,侧眸瞥了她一眼,视线沉翳,意味不明。

    他心想,小姑娘大概是还没反应过来,没有意识到署名这件事的核心意义。

    是牺牲了她的名声来给他背书。

    大概苏栖禾一直待在秦王府里,不知道她流传出去的几篇作品被广为称赞,曾令京城纸贵。

    而她也成为了世人皆知的才女典型,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名声清白,风骨铮铮,很得文人墨客青睐追捧。

    但是,这篇署了她名字的《金缕曲》传出去之后,大家一方面会传颂内容,从中了解太子被废的事实。

    另一方面肯定也会意识到,苏栖禾参与了宫中的权斗,是秦王手下的一支笔,是折断傲骨而献媚于威权的“御用文人”。

    原本干净清秀的名字,就此打上了秦王的烙印,沾染了权力场的污泥,大概将来也洗不掉了。

    江寻澈不动声色地又翻过一页纸,什么都没说。

    作者有话说:

    [1]:灵感来自清代文学家顾贞观为求纳兰性德搭救好友吴兆骞而创作的两首《金缕曲》,里面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句子“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苏栖禾出身于贫寒,家庭破碎,历经坎坷,没享过福,现在又身处几乎全是顶级权贵的圈子,所以谨小慎微和自卑是无形之中深入骨髓的。

    因此她对江寻澈的喜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仰望“。

    但与此同时,自卑也会造就她的清醒,类似于“你不会喜欢我,那我就离开吧,即便我还喜欢你,即便我很难过。”

    s为了描写避子汤的苦涩,蠢作者喝速溶的时候专门多放了两勺咖啡粉,真的苦得喝一口哆嗦一下(痛苦面具)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