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7节

第(3/4)节
    不纸上谈兵,顾峤也不可能为了看一看他们的能力,特地给大桓折腾出来什么天灾人祸。

    想到这,顾峤又忍不住叹气:“如此,倒是要等到廷试结束才能到荆州去了。”

    “陛下若是忧心朱家,臣愿先赴荆州。”

    “不行,”这样的事情顾峤怎么可能答应,商琅话音刚落他便开口否决,“朕学识浅薄,殿试还需要先生相助。何况此番虽是微服,朝中也需要交代,届时定然要有不少人知晓,荆州路远地偏,哪怕有暗卫护着,朕也放心不下先生。”

    不过,似乎可以先把傅翎给派过去。

    顾峤说到最后难免想起来同行的另外这两个人。

    商琅他舍不得让人单独去行动,对于傅翎这般喜欢游山玩水的,顾峤可不会客气。

    打定主意,他立刻从旁边抽出来一张白纸,将朱砂推到一旁,换了寻常的墨,提笔便写,言简意赅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甚至都没有多解释,就将信折起来绑到了海东青的腿上,让它送去皇城寺。

    商琅在一旁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地静静看着帝王的动作,虽然顾峤没有直说,他也猜出来了人要做什么。一直等到那只海东青扑棱着翅膀消失在窗前,商琅这才开口,顺着方才的话题继续问道:“过几日的廷试的试题,陛下可有什么打算?”

    “原先是没有的,”顾峤向后一仰,靠到椅背上,手还搁在书桌,屈指一点,“不过既然是要给荆州重新择一位知州,那直接将此事搬来便是了。”

    不希望看到纸上谈兵,那便让他们来做点实事。

    第58章走马上任

    收到顾峤传信的傅翎半点意见也没有,甚至都没有跑来皇宫跟人告别,只留了一封信说自己会先帮顾峤看一看荆州的风土人情,便乐颠颠地与子桑瑶一起赶路去了。

    而顾峤这段时日处理完主要的政事之后,就同商琅要来了先前礼部给他送过去的那些会试的策论,两个人窝在御书房一篇一篇地读,时不时还点评几句。

    不过先前丞相大人说的随意翻看,顾峤是绝对不相信的。

    两人花了几日功夫将所有的策论给看完,顾峤挑出来的人与商琅先前所言,几乎无二。

    顾峤总觉得,丞相大人早就看过了全部的策论,这一次纯粹是陪着他重新又看了一遍。

    只是,他们这几日一直都在看,但是商琅先前去阅礼部送过来的这些策论,都只是挑着没有同他在一处待着的零碎时间,真的能够看完这么多东西?

    尤其商琅挑出来的那几篇里面,有几人会试的成绩并不算高,显然不是礼部主动给丞相大人整理好的。

    因为顾峤和商琅一直都在忙其他的事情,会试基本上是由礼部和翰林院的几个大儒来监考评判的,便守成居多。顾峤瞧了眼被商琅挑出来的那几篇会试当中并不算出彩的策论,基本都是对老臣来说颇为荒谬的激进之法,却意外地合顾峤心思。

    此种激进,是破天下旧势,与顾峤所要做的事情不谋而合。

    其实顾峤一直不理解朝中一些老臣的心思,明明他都已经将野心放到了明面上来,他们也会选择守成,不过是在顾峤推动这些清理世家清理贪官污吏的政令的时候不做反对而已。

    朝中的确稳固,但也少了些新鲜血液。

    让这些人去治理荆州,估计也不会有太多的成效。

    顾峤看着那几篇被挑出来的策论微微出神。

    这般来看,朝中也应当变上一变了。

    因循守旧可不好。

    好在他和商琅择出来的人还不少,等廷试之后,挑出一个来丢到荆州去,余下的就可以用来给朝中引活水了。

    顾峤打算得十分地好,加上有商琅在一旁陪着,这几日心情都是极佳,一直延续到了廷试当日。

    顾及到那些贡士们的路途远近,廷试开始的时间比朝会要晚上许多,顾峤一早起来,甚至还有功夫同商琅好好地用个膳。

    “先生觉着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