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第(2/3)节
家中用炭火慢慢熬好,端到陶守信面前,温热的药汤冒着白汽。看着眼前恭顺高大的向北,那一句:“我不同意!”怎么也说不出口来。
晚上在向北家吃完饭,又喝了一碗药,向北将陶守信、陶南风送回知青点。
安静的乡村蛙鸣阵阵,山间清风拂面,令人心情愉悦。
宁静的山路上,只有陶守信、陶南风、向北三个人,向北打着手电筒在前面引路。
陶守信说:“我得带南风回江城读书,你们分隔两地,向北你同意吗?”
向北的声音低沉,在这夜里显得更加醇厚温柔:“我同意。南风有才,她应该去往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
陶守信轻叹一声:“那你呢?我听你母亲说,你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你家里只有你一个儿子,你不着急结婚生子吗?”
向北悄悄伸出手去,紧紧牵住陶南风的手,十指相扣,丝丝情意在指尖缠绵。
“我不急。遇到南风之后,我才找到前进的方向。我爱她,愿意支持她。希望您能够同意我们交往,因为……您也爱南风,是不是?”
陶南风一只手挽着父亲的胳膊,另一只被向北牵着,一左一右两个男人都是她爱着的人,嘴角渐渐向上翘起。
有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将三人笼罩着。
手电筒的光芒在前方摇晃,投射出一片光影,影子里影影绰绰地有些小飞虫绕来绕去。
陶守信看得出来,向北和他的父母都是质朴淳厚的人,他们对陶南风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与关照。
人心都是肉长的,在这个与江城相距千里的秀峰山农场,有人如此爱护自己的女儿,陶守信哪里还能说得出拒绝的话。
“好,我同意你们交往。不过,婚事必须等到南风大专毕业以后。”
作者有话说:
同意了,同意了!陶教授同意他们正常交往了。
第69章送行
五天之后,陶守信带着陶南风离开秀峰山农场。
陶南风的离开,远比乔亚东的离开令人不舍。
李惠兰和叶勤一边哭一边说:“没想到你也要去大学读书,宿舍又少一个人,我们舍不得你。”
萧爱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拉着陶南风的手依依不舍:“你寒假一定要回来啊,我们等你回农场过年。”
陈志路、魏民这些男生倒是没有掉眼泪。
胡焕新有些惶恐:“陶科长,你这一走我怎么办?医院盖完我们基建科应该做点什么?”
陈志路叹息道:“乔班长一走,你也要走,知青点越来越冷清了。”
魏民和李惠兰谈恋爱正是情浓之时,对于离别并没有太多伤感的情绪,咧嘴一笑:“等医院盖完我要回江城押运医疗设备,到时候去找你玩哈。”
来送行的还有李敏丽、杨先勇、梁银珍……
毛鹏开车,向北随行,直接送陶守信父女俩回家。后备车厢里除了行李,还塞满了各种土特产。
三大壶茶油、一百斤大米、一篮子野生弥猴桃、两大罐农家鸡蛋……还有各种手工艺品。
向永福用竹篾编了个精致的眼镜盒,梁银珍手工缝制两条棉护膝,都是送给陶守信的一点心意。因为梅遇冬说过脾胃虚弱之人最忌受凉挨饿,还另外装了一大包萝卜干、笋干、莴苣干、木耳、香菇这类好处理的食材。
梁银珍抱着陶南风,怎么也舍不得放手。
当年妹妹梁银珠也是这样,她要看更大的世界,她想要建设更美好的国家,哪怕父母哀求,她依然义无反顾。
“就不能和村里其他女孩子一样,嫁人生子,种田带娃?”
“不能。”
“那么危险,你为什么要去?”
“因为我要打破这个腐朽的世界,敲醒所有沉睡的人!”
梁银珍听不懂,可是她觉得妹妹眼里的光芒亮得像秋天的太阳,耀得她睁不开眼。
哪怕她战战兢兢,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