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第(3/4)节
已没有她的容身之地。
毛巾厂的老宿舍不大,两室一厅的筒子楼,住着一家六口人,逼仄得很。以前是父母和弟弟一间屋,四姐妹一间屋,人多、地方小,居住条件很差。
原本想着这么久没有回来,父母家人一定非常想念她,不说条件有多好,怎么也得给她安排个地方睡觉吧?哪想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大姐成了家,丈夫也是毛巾厂的子弟,婆家兄弟多,根本没有房子给他们住。夫妻俩在等单位分房,这段时间先暂且住在娘家。只得把原来四姐妹住的小房用布帘子分隔成两小间,大姐夫妻俩住里头,二姐和四妹住外头。
现在萧爱云一回来,睡在哪里就成了问题。
客厅很小很小,根本安置不下一张床,萧爱云只得和二姐、四妹挤一张小床,和大姐夫妻俩只隔一张布帘。
房间又闷又挤,还得忍受二姐的嘲讽。
“你一个人在外面逍遥自在多好,干嘛回家来受这份罪?你不是现在当上了公办教师吗?一个月四十几块的工资,可比爸妈舒服多了。放着好日子不过,回来和我们挤一张床,真是见了鬼!”
萧爱云气不过,和二姐吵了起来:“你以为我想回来?当年你们谁都不想上山下乡,撺掇着我报名,现在过年了还不兴我回来探望一下爸妈、尽尽孝?”
怀孕的大姐在一旁听着烦,叉着腰就和她吵了起来:“要不是你抢着报名,也不会留下我和你二姐在这里受罪。待业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顶了妈的班在毛巾厂上班,每天累得要死,一结婚又要生孩子,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你回来做什么?是要向我们炫耀你当上公办老师工资高、待遇好吗?还带什么茶油、玉米回来,臭显摆!你要真有心,不如每个月把你的工资寄一半回来,也让妈喘口气,不要那么累。”
萧爱云边哭边对陶南风诉苦:“我坐了这么久的车回来,没想到被两个姐姐骂得狗血淋头。可是……我舍不得我妈、我妹啊。
你不知道,我妈被我大姐吵得头昏,提前退下来让她顶职上班,我妈现在成了全家人的老妈子,明明只有五十岁,背都有些驼了,模样已经老得不像样子,看上去像六十几岁。
我小妹现在读初三,成绩很好,咬着牙说要读书考出去,可是我爸妈根本不肯再供她读高中,想把她送到亲戚家带孩子当保姆。小妹昨天抱着我一直在哭,求我帮帮她,说她想读书,不想当保姆。我这心里真的好难受!”
陶南风第一次听说工人家庭的父母想把女儿送去给人家当保姆的,瞪大了眼睛。
“你爸妈是毛巾厂的正式职工,你姐、你姐夫都是工人,怎么会想到把小妹送出去当保姆呢?这传出去不被人骂死?”
萧爱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只要一想到家里这堆烂事,她就觉得嘴里发苦。
“他们肯定不会对外说是当保姆啊,只说是亲戚家现在生了儿子,忙不过来。小妹今年十四岁,勤快能干,所以让她去帮着带带孩子。
这帮忙带孩子,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五块钱,所以我爸、我二姐都说好。我爸想省饭钱,我二姐想一个人睡一张床,都是自私的人!”
陶南风听到这里,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劝慰,她让萧爱云坐下来歇口气,转头到书房征求父亲的意见:“爸,咱们家屋子大,要不让萧爱云这段时间和我住一间屋,可以吗?”
陶守信知道女儿心肠软,又看萧爱云和她是知青同伴,感情深厚,便点头同意。
陶南风走出来对萧爱云说:“这样,你先住我家,到时候我们一起回农场,好不好?”
萧爱云一听,眼泪掉得更厉害了:“谢谢,谢谢!”
下午陶南风跟着萧爱云一起去江北拖行李,亲眼目睹毛巾厂破旧筒子楼的建筑,这才深深体会到萧爱云的不容易。
五几年盖的老房子,昏暗狭窄的楼梯间,门口堆着蜂窝煤、柴火、鞋子,楼道里飘散着各种旧物沤出来的酸味。
虽说是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