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节
第(2/3)节
希腊语enoy,民国的时候被引入,然后大家都觉得蛮贴近的,就开始用这个词来诠释国家财政,从此作为了一个专有名词。】
【当然了,国家财政只是它其中的一方面内容。】
【去度娘上找它的定义,可以得到许多高大上的名词解释,微观到家庭财政状况,宏观到国家财政运转。】
【不过,u主喜欢简单粗暴,如果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释它,那就是和钱有关的一切事物。】
……
前面关于经济的释义,第一次接触到的老百姓们有些云里雾里,但一说到钱,几乎所有五岁以上的成年人得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个主题他们喜欢呀!
“今天难道是要教咱们怎么赚钱?”
“可能……是吧?”
“哎哟,那我今天可得好好看看。”
谁还能嫌弃自己钱少不成?
一些敏锐的商人感激涕零,哈哈大笑:“终于轮到商了吗?!”
要知道,之前被仙画提到的那些行业,现在一个个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他们看得那叫一个眼馋呐。
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他们商人呢?
当然了,说商人完全没享受到仙画余荫那肯定是假的——现在商户后人是可以参加科举的!
光是这一条,就让无数商户人家在后院贡上了仙画与那路小柒的牌位。
“那这次会讲什么?”他们在心里寻思着,“
难不成真讲怎么赚钱?”
不单单是商人,
ardo
ahelli?_[(,
每出现一次,都要从他的国库里带出很多金钱。
他的钱袋子那是越来越瘪了。
所以,赵匡胤对今天这期充满了期待。
当然啦,有这样想法的也不止他一个。像是桑弘羊、刘晏、张居正等都目光熠熠,恨不能粘在仙画身上。
……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一个很伟大的理论,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地基是由经济来构筑的,而建立在上层的建筑,什么样的政治形态、什么样的制度和组织,都必须和基础的经济相配套才能最终立起来,不然就会有楼塌了的风险。】
【纵观华夏历史各朝代,它们都或直接或间接的死于财政危机。】
户部。
户部尚书匆匆走进自己的官衙之内,然后就被前来讨钱的官员给拦住了。
“张尚书,下官的事情,您也就一句话的事儿,我不多要,只需要五十万俩白银就足够了。”
张尚书没好气的道:“谁管银库,你找谁要去。”
那官员皱着一张脸:“张大人,您是户部尚书,您要是没发话,谁要敢私开国库那不是找死嘛!”他转为哀求,“张大人,我们工部这钱可再拖不得了。这天寒地冻的,黄河边那么多民夫等着开工呢。”
张尚书被他磨得没辙,硬着头皮去找了皇帝。
皇帝正沉迷于刚运过来的太湖石,然后又兴致勃勃的说起自己想要建一座夏宫,要如何装饰。
张尚书苦不堪言,欲言又止。
内心幻想着自己无畏的打断这位陛下:“陛下,您省着点花,国库没钱了!”
【各种变法,直接或间接的原因也就是为了充盈国库,改善民生。】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句话是极有深意的,值得反复细品。
汉武帝刘彻手上把玩着一个瓷制的小物件,那小物件的光泽和玉一般洁白。
“着人去接桑弘羊立刻来见朕。”他对身边贴身太监道。
虽然知道桑弘羊肯定也在往宫中赶了,但刘彻还想要更快一点。
讲经济,那自然得和专业人士看才有乐趣。
贴身太监赶紧安排人去了,刘彻还依然在琢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