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
第(2/3)节
【而且后来真的有人跑到了比萨斜塔上去做这个实验,结果发现还真是重的物体先落地。】
【那么,是伽利略错了吗?】
【后来,自由落体实验被重复了很多遍,在不同的环境里。甚至,人们在月球上还做过这个实验。】
一段很古老的彩色电视画面,拍摄于1971年阿波罗15号登上月球后。宇航员大卫·斯科特站在登月舱的附近。
他穿着航空服,从地面上的箱子里拿出了两个东西:
好了,现在我的左手有一根猎鹰的羽毛,右手有一把锤子。
“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做伽利略的科学家对于坠落物体的速度与重量有了相当重要的发现。”还有哪个地方比月球更适合证实他的发现呢?这个地方是真空,没有空气也就没有阻力。“我将在这里为你们做实验。”
你猜,它们会同时落地吗?
话音刚落,他同时松开了手中的锤子和羽毛,在电视屏幕里,在地球上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羽毛和铁锤在同一时间落地了。
【所以,即使伽利略的实验可能不存在,但后人的复刻却
证明了他的理论是对的。】
【第一局,伽利略胜,亚里士多德败。】
大部分人没太关注实验本身,反倒都沉浸在原来后世的人真的登上了月球这件事。
之前讲天文和航天的时候其实也提过,甚至还有一些月球的画面,但是这次才是真正放出人类在月球上的影像。
这份冲击感是不一样的。
忽然,有小孩子“哇”的一声哭出来。他的父母急了:怎么了,怎么了?
小童抽抽搭搭的道:“月亮上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嫦娥姐姐呢,还有可爱的小玉兔和桂花树呢?
他扁着嘴,看到自己想象中的月宫变成了这个黑白的、满是沙土和坑的月球,眼泪唰唰唰的掉了下来。
父母啼笑皆非,之前月球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哭过一回了,没想到现在还是没能接受。能怎么办呢?只能安慰咯。
有书生忍不住吟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哎!”他有些幽怨的看向仙画,感觉以后再也不能直视这些诗了。
意境全无!
倒是刚刚走出蜀中的年轻李白,在船只的甲板上哈哈大笑起来:“有意思,有意思!没想到凡人之躯也可以直上月宫。
他的友人在一旁问:“李兄难道不会觉得以后看月会失去雅兴?”
李白喝了口酒,极为潇洒:“当然不会。我看见的,依然是一轮明月,这就够了。”其他的,又何需放在心上呢?秦朝。
刚刚已经心痒难耐,拿着手边的工具做了一轮实验的墨者们,正在怀疑这个理论的正确性。等他们看到这一段,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还要去除空气的阻力。
他们遗憾的摇摇头:“那恐怕咱们现在没办法验证这一点了。”总不能也跑到月球上去做吧?
他们也隐隐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理想环境”。
另外一位墨者提议:“我们刚刚用的东西差异太大,可以也做两个球,然后不同重量,在没有风的时候再试一次。
其他人认同的点头:“也可。”
一位年纪比较小的年轻墨者忽然挠了挠自己的头,腼腆的道:“想尽
办法去验证自己心里的想法,这些实验还挺有意思的。
确实。我忽然能体会到之前墨子他老人家带着弟子做实验的感觉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巨子含笑在旁边看着,心里感慨,这样的氛围才是墨家需要的氛围啊!
【第二局,关于真空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厌恶真空,真空的环境不可能存在。】
亚里士多德在对学生们讲课的时候用了一个简易的按压式抽水管来演示。他把这个木制的小仪器放在水中,然后将它的泵头往上提:
“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