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
第(2/3)节
他问公孙弘:这个故事我知道,但是《大戴礼记》又是什么?公孙弘也摇摇头:“或许是后世编撰的儒家典籍?”如今的书还是太少了!董仲舒感叹。
虽然现在便宜好用的纸已经做出来了,大范围的取代了竹简,他也把家中的竹简藏书都换成了纸书,顿时腾出
了好几间房。但民间显然是还需要时间来普及的。
书籍少,从古流传下来的书籍就更少,很多时候他也需要去其他人家中抄书。
但抄来抄去,难免出现错误。
就像一个故事传来传去之后和原本的意思甚至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
公孙弘嗤笑一声:“这世上庸才何其多。还有一些学不到家的酸儒腐儒,听十句记一句。说不定他们真认为,天圆地方的盖天说是孔夫子说的。
董仲舒哑然,然后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
公孙弘摸了摸他的山羊胡子,看着天幕,脸上流露出一些狂热:“咱们要是也有天幕就好了。”可以直接向全国讲课!可惜啊,这只能是妄想。
【这在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那会儿也没什么测量工具,你觉得是这样,我觉得是那样,每一派都有每一派的支持者,这也很正常嘛。】
【但就如之前讲的其他事例一样,这一到后面就开始变样走味了。】【到后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浑天说,盖天说根本无法自说其圆。】【难道儒生们看不到这一点吗?为什么就一定要抱着这个理论不放手呢?】
【一个是他们觉得这是先贤所说,不能反驳。还有一个,他们这读傻了书的小脑子里觉得只有天圆地方才符合“周礼”中的尊卑观念。】
穿着龙袍的皇帝正在带领着群臣祭天。占位非常的讲究。
皇后虽是一国之母,但是必须站在皇帝身后一步,决不能和皇帝并行。
甚至,在各个场合的座位排次上、在左右之分上,都有着非常严格的尊卑之分。这些尊卑观念也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家知道,儒家的核心有一条就是“礼”,遵礼守礼这个事情是很重要的。而他们所崇拜的周礼就有这非常严格的等级之分、上下之分、尊卑之分。】
【而盖天说,天为上,地为下。阳为上,阴为下。这就是符合儒生们心中的等级尊卑之分。】【而浑天说,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那谁是尊,谁是卑,不好分辨了呀!】
【在他们眼里,没有尊卑,这世间就乱套了,这天地都没法再转动了。】
【这怎么行?!】
在各种举证之后,浑天说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支持盖天说的儒生气愤的站起身:“不过是因为你们浑天说的理论太过浅显,所以民众比较好理解而已。我们盖天说的理论才是有深度的,民众难懂其奥妙所在。
所以,并不是我们输了!
说完拂袖而去,留下浑天说的支持者瞠目结舌。镜头一转,到了清朝。
负责修建了一部分圆明园建筑的法国修道士兼建筑师蒋友仁将一幅《坤舆全图》献给了当时的乾隆帝。
他不仅详细的向乾隆帝和在场的朝臣们讲述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而且还讲述了开普勒,介绍了太阳黑子、各大行星运行的规律等等。
这些都是当时欧洲已经开始取得的重大天文成果。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后,引发了各位大儒们的不满。
乾嘉学派的李锐就是反对的主力。
李锐气不可遏:“我东方天朝上国岂可听一欧罗巴人胡言乱语?那蒋友仁所说,天地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实在是离经叛道,不可为训!
他的师傅,当时的国学大师钱大昕闻言,一叹:“那舆图倒是好。地圆说也有几分可信,可惜日心说听上去新颖,实则毫无根据,有违圣训。
他还是相信“地为球形,居天之中”。
蒋友仁无奈的给自己的朋友写信:“这些东方人都很固执。在日心说这个问题上,钦天监的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