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4节

第(3/4)节
扯关系,见这高门大户的,何叔又恭敬地站在一旁,‘张老爷’就叫了出来。

    “是啊,张老爷,我家只要有一间房就好,不会打扰到您的。”

    “乡亲们说的哪里话,能帮上忙我自不会袖手旁观的。”张信也没让他们改称呼,随着他家家业增大,这阶级的产生是必然的,而且张信并不打算走‘亲民’路线,只有这般才会让他们产生敬畏,敬畏了才能抑住因嫉妒而产生的冲动。

    于是张信一副老爷派头道:“何叔,带他们去西厢那边的房间,正好家里还没买人进来。”

    然后又对着三户人家说道:“如果有什么缺的,尽管找何叔要,不用太过拘谨。”

    “谢谢张老爷。”大人们道了谢,又推搡着自家孩子道谢。

    张信摆手道:“客气了,都是乡里乡亲的。”

    何叔带人去安置了,村长对张信感激道:“这次给你添麻烦了。”

    “叔不用客气,不过是几间屋子的事,反正也是空着。”

    闻言村长苦笑了一下,村里哪户人家没留个房间待客,哪怕是杂物房也好。这三户人家都是本家的,哪里就会没个叔伯亲戚,只是问了几家,都没个肯收留,这才找上张信。

    村长也不想再提,叹了口气道:“唉,也不知这雪什么时候停,但愿来年别闹灾才好,这安稳日子还没过上几年呢。”

    听村长这么一说,张信也想起早些年就闹过几次旱灾,好在灾情并不是太严重,至少还有口水喝,好歹给撑了过去。

    村长走后,张信抬头看了眼仍在纷纷扬扬的雪,也不由叹了口气。

    回转屋里,张信让吴婶她们煮了姜汤和饭菜,又收拾了些旧棉被和旧衣裳一同给那三户人家送过去,还有几个炭盆。待他们安置好后,张信也就不管了,那边有厨房和炕,每家都有大人在,总能照顾好自己。他只是暂时收留他们,而不是收养。

    晚上张信跟刘氏提了下旱灾的可能,刘氏这两天心里就存了担忧,闻言皱眉道:“我听说我们村闹旱灾那年也下起了大雪。”

    张信叹了口气道:“再等些时日看看,若是这雪还不停,我们再做打算吧。”

    刘氏点了点头,目前也只能这样了,但愿没事才好。她实在不想再经历逃荒的日子了,实在是太难太苦了。

    张信伸手扶平刘氏的眉头,安慰道:“放心,就算真的闹灾了,我也不会让你们受苦的。”

    “我知道。”刘氏向张信的怀里紧了紧。

    接下来几天,雪停了下来,只是不等众人松口气,又开始下了起来。断断续续的总不见停,一直持续到一月下旬,腊八都过了,才终于放晴。

    这天大伙都走出了房门,大人们忙活着收拾家里,扫雪、修屋等,小孩子们去找小伙伴们玩,整个村子又活了过来,张信家也是这般。

    再有十天又是春节,许多东西也该准备起来了,家里搞完大清洗后,张信就领着一家子去了趟县城买买买。

    这一场大雪过去,众人对来年的光景多少有些担忧,实在是对这旱灾并不陌生,不过许多人都抱着侥幸心里,只简单做了些准备就开开心心地迎接新春。其实,就算是重视起来也就这样了,不少人家里的情况也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刘父心里也是存了担忧,他是逃过荒的,对此很是警惕,于是等张信领着一家子来拜年的时候就拉着张信到一旁说话。

    “我怕今年会闹灾,可以的话,女婿你得早做准备,最好是搬走,到府城那些个繁华的地方去,若是没事就再回来。”

    “我也知道这有些过了”

    张信知道岳父这番话的意思,毕竟故土难离,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而且这一趟折腾下来,也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就为了这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的事,委实强人所难了些。可这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真的发生了,结果怕是不能承受之重。

    “岳父,我理解的,我也想过了,等过完年,就让何叔他上府城一趟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