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5节

第(3/4)节
,但每一次都不太愉快,这让她不愿意多管顾文娇的事。

    赵向晚点到即止,与何明玉告辞离开。

    上楼敲门,没有人应门。看来顾朝东没有说错,五楼虽然分配给了一位眼科医生,但他经常不住在这里。

    两人实在饿得不行,便走出家属区,在三医院街对面找了家小饭馆坐下,点了辣椒炒肉、家常茄子两个菜,盛了两大碗米饭,边吃边聊。

    正是中午一点左右,已经过了饭点,饭馆里人不多。

    天气热,小饭馆只有一个吊扇在呼呼地吹着。虽然汗流浃背,但因为实在太饿,两人吃得挺香。

    何明玉说:“五楼有人住,但现在主人不在家,怎么搞?”

    赵向晚吃饭速度比较快,往嘴里扒了一口饭,不得空回话,只能用眼神示意她等一等。

    何明玉看她吃饭的样子,不由得笑了:“你急什么,又没人和你抢。”

    赵向晚愣了一下,突然意识到什么,放慢了速度。等到吃完嘴里这口饭,她才解释道:“小时候家里吃饭总是催,所以养成了吃饭快的习惯。”

    钱淑芬看不得赵向晚吃饭慢,总喜欢催她。

    “快点吃,吃完去喂鸡。”

    “懒鬼,吃饭这么磨磨蹭蹭做什么?”

    “你要在碗里绣花啊?快点吃!”

    这样的话听得多了,只要一坐到饭桌旁,赵向晚就会紧张,总想快点把饭吃完,抓紧时间做正事。

    想到赵向晚的过去,何明玉有些疼惜地看着她。

    “向晚,你也挺不容易的。我家里四个女孩,我是老三,我爸重男轻女,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并不高兴。也有人提出过把我和我妹送人,换个儿子给我爸,可我爸妈没同意。用我爸的话来说,再不好,也是他亲生的,生了要是不养,那良心可真是坏透了。

    我从小就是几姐妹挤一张床睡觉,捡我姐的旧衣服穿,用旧书包、旧文具,条件并不算好。可是我家里气氛还可以,吃饭的时候不争不吵,碗里要是剩下一块肉,谁都不会挟,都等着我妈分。”

    平时在一起都是讨论案

    件,难得听何明玉讲家里的事,赵向晚听得很认真。赵向晚在农村长大,虽然干农活多、被钱淑芬打骂,但农村地广人稀,住房条件比何明玉家要好。赵晨阳没离开之前,姐妹俩住一个屋,睡一张床;赵晨阳跟着赵青云进城之后,赵向晚一个人一间屋,自在得很。

    何明玉往赵向晚碗里挟了一筷子瘦肉:“你太瘦了,多吃点。这家饭馆的炒菜还挺好吃的,以后把朱飞鹏他们都拖过来吃。”

    饭馆老板是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女子,听到何明玉的话,笑得很欢喜:“姑娘你要是喜欢啊,下次来我给你们送个菜!我家那口子做得最好的是土豆丝饼,保证好吃。”

    何明玉笑眯眯地和她开玩笑:“干嘛下次再送?不如这回就送呗。”

    老板姓胡,名胡爱玉,性情最是爽快,听到何明玉的话,转过头就对着后厨喊了一声:“老刘,做个土豆丝饼。”

    不一会儿,一盆煎得香喷喷、散发着焦香味的土豆丝饼端了上来。仔细看,是把土豆擦成丝,拌上淀粉用油慢慢煎成形,加了孜然、辣椒粉、小葱之后,边沿焦脆,中间软糯,味道丰富,简直太好吃了。

    就连不怎么追求口舌之欲的赵向晚,都忍不住夸赞:“好吃!”

    抬头看着站在柜台后面记账的老板娘,赵向晚忽然想起在罗县开米粉店的大姑,前一阵子她寄了信来,说生意挺好,二哥赵伯武也表现不错。表姐范秋寒已经分配到罗县城关医院当护士,因为打针水平高、行事利索,很受医生、病人喜欢。

    能够把日子越过越好,也是一种本事。

    赵向晚快速吃完饭,和老板娘拉起了家常:“你们家的饭馆开了多少年?”

    胡爱玉抬起头,隔着柜台回答:“十几年了。从国家允许做小生意,我和老刘就盘下这家店做饭馆。三医院是星市有名的医院,每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