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2节

第(2/3)节
我们村里每户人家,一家出了一把白面,攒了这些做成馒头,给你们带在路上吃。”

    两人一滞,他们知道这是对方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

    见两人想拒绝,支书赶紧说:“拿着吧,别嫌弃。”

    高源抬头,却见村民都在看着他们,目光里面都是希冀和不舍。

    高源抓着包袱,沉沉点点头。

    支书也露出了微笑。

    两人往外走,村民往外送。都走出村口了,村民却还不肯回去,他们充满了不舍,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大夫一走,他们又不知道哪一年才有大夫了。

    “高大夫。”李胜利小声叫了一下,他也难受的厉害。

    高源手上抱着馒头,突然一顿,而后转身把馒头塞给李胜利,他走到村民面前说:“乡亲们,我知道你们村子很缺大夫。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听。”

    大家想都没想,就赶紧点头。

    高源说:“你们回去选出来一个想做大夫的,认识字的,有些文化的年轻人。把他送到张庄来,我来带他,我教他学医,他可以住在我们诊所,吃饭自己解决。”

    “你们村里给他记一个基础的工分,用三到六个月时间,就跟你们一起攒白面做馒头一样,集合你们全村的力量,一起培养出一个大夫,一个属于你们村里的大夫!”

    大家都呆住了。

    第54章迎接

    两人离开村子,李胜利的脚步都轻快了很多。

    李胜利拉着独轮车,问高源:“高大夫,你说他们村里会派人来学医吗?”

    高源想了想,说:“应该会吧,也希望会吧。”

    李胜利兴奋地点点头:“还是集体好,可以集中力量做事情。”

    高源点了点头,他说:“希望能为这些贫困的山区培养一批人民的医生吧。”

    李胜利闻言看向高源,而后对着他用力点头:“人民的医生!”

    ……

    解放前,几乎是没有穷人学医的。穷人都要卖儿卖女了,连饭都吃不起,哪里认识字?就更别说学医了,跟师是要交学费的,还要吃住自理。对穷人家来说,单一个吃住自理就能把一个家庭压垮。

    贫下中农出身的大夫,基本上都是新中国培养的。

    而高源刚刚提议的方法,就是后来培养赤脚医生的法子。集全村之力,每日给他记工分,让他外出培训半年医术。

    什么是工分,工分就是口粮。

    这是全村人在自己都吃不饱的时候,还从嘴里挤出口粮来,用长达半年之久的时间去供养一个年轻人完全脱产外出学医。

    换做另外一个时代,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而现实是,我们真的做到了在这么穷困的年代里,让每一个村子都拥有自己的赤脚医生,通过个人和集体集资的方式,让每一个穷困村民在村子里面实现了免费医疗。

    而高源现在想要做的就是把这件事情提前九年,霍乡情况特殊,不能让他们再等九年才拥有自己的大夫!

    ……

    药材的供给也比较及时,很快,新一批的药材就送过来了。

    高源和李胜利的动作很快,一个村子一个村子治过去,他们在每一个村子都受到了热烈欢迎,霍乡实在是太缺大夫了。而高源也把自主培养大夫的想法跟每个村子的村民说了,让他们自己决定。

    赶一只羊也是赶,赶一群羊也是赶。

    等到跟赵焕章汇合的时候,虽然才过去区区几天,却有恍若隔世,久别重逢的感觉。

    几人相视,都淡淡地笑着,笑容里面有藏不住的感慨。

    高源问:“怎么样,这段时间没出什么事情吧?”

    沈丛云看向了赵焕章。

    赵焕章都带上了委屈了,他对高源道:“高大夫,以后治重病这活儿还是你来吧,这不是人干的事啊!”

    “哈哈……”重生回来这么久,这还是高源第一次放声大笑。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