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节
第(2/3)节
战兢兢步入官场的真实年轻人:???
等早朝结束,顾璋跟着内侍去见明盛帝。
明盛帝捧着一本《初级农学》教材在看,苏公公又送了好几本教材到他手边,明盛帝放下书,问道:“朕上次和你说的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顾璋叹口气,这也是个糟心事。
那次农学公开课结束后,明盛帝就找他商量,希望能让皇子去旁听农学课,从六皇子开始,加上更小的十岁以下的皇子们。
明盛帝可惜道:“瑶光的农学课生动有趣,每每让人醍醐灌顶,若不是政务缠身,朕都想日日去听课。”他甚至有些后悔,顾璋在翰林院那两年,没有招顾璋来给他讲农。
顾璋庆幸,幸好没有,要不然他短短两年,兼顾户部改革、发行推动报纸那么多事,真的会很累的,顾璋不太情愿的嘟囔:“您就夸吧。”
他才不会因为被夸高兴,然后就兴高采烈的接下活干。
明盛帝正色:“这不是夸。为君者若不知晓农事,如何下达正确的政令而不被大臣牵着鼻子走?若是不知时节,征兵征徭役就会影响收成。若是不知农人每日干活时节,耕作辛苦,便会不惜民力。”
他当初也是被父皇带着亲去边关,才知道百姓之苦,边关将士之苦。
顾璋板着脸:“我可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放水。”
明盛帝:“自然。”
顾璋又追加:“我也不会任由他们在学堂里仗势欺人。”
明盛帝也应道:“我下令,不让他们暴露身份就是。”
顾璋提了好些要求,明盛帝一一应下,连任打任骂都应下,还说给他赐金龙教鞭,可打皇子手心。
顾璋:“……”
真要按这个来,那些皇子,怕是要成地里的小白菜了。
真是亲儿子吗?这也太严厉了,要是他肯定舍不得。
顾璋想了想,这样也不是不行,就当来几个旁听生了,对百姓也是好事。
不过人多了恐怕麻烦多,只来三五人比较合适。
明盛帝也不在意,毕竟更小的皇子可能也听不懂,更大的皇子都结束学业了,于是从六皇子往后数了五个,确定了这事之后,又说道:“我派人调查过了,许多番邦来的东西,确实如瑶光所言,颇为奇异。”
顾璋也知道明盛帝派人去调查,毕竟也不可能因为他一个人说的话,就吭哧吭哧砸那么多钱进去,养一支军队,是极为耗费钱财的。
若不是匈奴已定,明盛帝肯定不会考虑养一只水师。
顾璋和明盛帝两人说着有关水师、海外的事情。
千里之外,姜家。
姜富商收到了姜柔的来信。
信中字字句句,很是柔顺,先是关心父母身体是否安康,又特地写了些极为贴心的话,让姜富商颇为开怀。
而后姜柔才说了姜富商最关心的事,她说,她已经得夫子青睐,名声不错,也得了几个京城世家子弟的关注,在学校站稳了脚跟,不过出身太低,想要事成,还需娘家帮扶。
姜富商看到这里,心情大好,朗声大笑道:“哈哈哈,不愧是我女儿。去取一千两来,我要去拜访唐大人!”
姜富商虽势力,但是能成富商,也是有优点的,他很快就搭上关系,以“为小女自豪”为由,出钱出力支持姜柔所做的水车在家乡发展,传播。
这种水车本就适合当地环境,还效率极高,使用方便,有人大力推广,做好了直接给人送去用,不用白不用,用了就难免夸好。
姜柔一下就在家乡扬名了。
“真是聪明,才跟着小农神学了多久?就能做这么厉害的东西了。”
“能想出这么好用的东西,不得了哦。”
而远在京城的姜柔,看到父亲姜富商的回信,脸上并没有太多喜色,表情也不似信中字里行间那般柔顺,眼中满是明锐的神采。
她在课堂上依旧积极表现自己,无论遇到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