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
第(2/3)节
张急切地望向教舍内,说道,“学院大门口,突然有一批百姓长跪不起,说要找顾相公。”
顾璋:?
春日里,问心学堂上山的石阶格外漂亮,与秋日铺满银杏叶的金灿灿的黄色不同,一路上都绽开着春日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花香四溢,让人心情大好。
可如今漂亮的山路上,一排排跪在冰凉坚硬石阶上的百姓,衣衫褴褛,脏乱破旧,看着和难民无异,花儿越漂亮灿烂,越显得他们绝望无助,连眼里的红血丝都没一旁的花儿亮,格格不入,宛若尘埃。
书童在路上向顾璋道:
“我听了几句,也不确定到底怎么回事。”
“不知是哪个县的百姓,听说是瞧见隔壁村麦子长得好,就要来了法子,不惧严寒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结果一开春,几个村的麦子眼瞧着就不行了。”
第59章生枝节
书童家乡就在府城附近的乡里。
运气好,识得几个字,人也机灵,这才有幸被选中入了学院当书童。
这在整个村里,已经是顶好的差事了,是全村都羡慕的对象。
当初发现张贴了告示,他立马请假回去告知村里,如今他们村也是受到顾璋恩泽的村庄。
过年放假的时候他回村,不仅地里的麦子长得比往年好,全村的人都感激他。
书童心里自然也是感激顾璋的,这才在路上好心提醒。
他心里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哀其不幸,作为整个学院中少有的农家出身的书童,他知道粮食减产对一个村落代表什么。
又一方面觉得顾相公何其无辜,明明是做了件大好事,这样一桩美事,却要无端的添上这样一个污点,说不定还要背上埋怨。
他想问:“顾相公,您有办法处理这种问题吗?”
脑子里又忍不住冒出想法,“要不咱别去了吧,这和您又没多大干系,这样的麻烦事还是别沾的好。”
“顾璋,要不等等?这事一听就麻烦!”
书童恍然间,还以为自己将心里的话说出了口,不过定眼一看,是一位锦衣华服的小公子,看起来是顾相公同窗好友。
顾璋从教舍出来后,大伙都还没反应过来,倒是这小半年走得近的三位好友,都跟夫子告罪,追了上来。
金瑎家中有从商的环境,总见长辈被一些蛮横贪污的官员压得憋屈难受,最烦满口仁义道德的条条框框,尽管平时遵守,但急了,就全然不顾了。
他是直接跑着追出来的。
他瞧了一眼书童,将顾璋往旁边拉了两步,低声道:“你真的要去吗?等会儿院长、萧学政、知府应当都会赶来,让他们做决断就好。”
他好好做生意,却也时不时就能遇见无赖泼皮,人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即使最后能处理好,也要惹一身骚。
到现在,外面都还有传言,譬如:
“金家家大业大,竟然连某某村的木材钱都不结,真是黑心。”
“去讨债,还被打了个半死,死狗一样从后门扔出来,真是不让咱们百姓活啊。”
顾璋:“等他们来,事情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我先去看看也是一样的。”
“起码有事有他们扛着,不管做任何决定,也是他们的责任,不会事后找你。”金瑎脸色严肃瞪着顾璋。
他本就被养得好,脸色肉嘟嘟的显嫩,瞪起人来,半点都不会感觉凶,反而让顾璋想起小时候的金瑎。
那时金瑎脸上婴儿肥都还没褪去,许是在家里被请的老师哄得傲气了些,瞪起人来,就跟圆眼睛喵喵叫凶人的猫咪似的。
即使说的话有些欠揍,都让顾璋生不出多少气恼来。
顾璋反过来握住他的手,望着他道:“都是来找我的,为什么要旁人帮我担责?”
不管最后怎么处理,他都应当出面,而不是指望旁人去顶着。
“管还是不管,救还是不救,都应当是我来做这个决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