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
第(2/3)节
与之前每一次都兴奋落笔的心情不同,这次他落笔写下了此刻的困扰。
“见字如晤,兄长近日可好?弟弟有一事想要请教兄长,原来弟弟总为小石头聪慧而高兴,如今却有些烦恼,……”
燕先梅写完后封好信件,递给姜武道:“这封加急送往京城。”
姜武拿着信出门安排。
他在屋子里转了又转,来回踱步,又招来姜武道:“明日你带小石头去城墙上看看。”
姜武笑着劝和道:“老爷何不自己去?”
燕老瞪他一眼:“那要你干嘛?”
姜武只好又跑了一趟永河村。
带着顾璋来到县城的另一边的城墙上。
“带我来这干什么?”顾璋朝城墙外面看去。
一边是井井有条摆列的县城人家,另一边是青山绿水、开阔一片。
城墙内外,俨然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姜武瞧了他一眼,说道:“今日军营开拔。”
顾璋微愣。
姜武扶着腰间的长刀,斜靠在城墙上,脸色严肃:“你小子不能主动点?这样下去,我正事不干,全给你传话了。”
顾璋趴在城墙矮一截的地方往外看:“辛苦了。”
姜武感觉他的手痒痒,有些控制不住想要拔刀了,臭小子怎么就一点油盐不进呢?
他想想都觉得头疼。
平日里师徒俩不是笑闹得挺好的吗?平时有默契就算了,这会儿闹别扭也都一个脾气?
很快城墙外,出现了开拔的军营。
县城里许多人都从城门口出去,跟在队伍附近,和家人哭诉道别,给他们塞吃的喝的,走了很久,都舍不得回来。
顾璋看着这一幕,不免想起燕老说的,原本这次县试有一百个名额,最后只上榜了七十多个人。
所以,那些落榜的学子,也在送行的队伍里吗?
他感觉心中有些淡淡的酸涩。
顾璋被城墙上的风一吹,声音都有些飘,他喊:“姜武叔。”
姜武靠在城墙上,侧头过来看他:“你小子不会哭了吧?好男儿去边关建功立业,说不定还能得军功,真没你们想得那么惨。”
顾璋:?
他收回眼神,转过头来看向姜武:“谁哭了?我只是想说,我打算八月去府城参加院试了。”
确实值得同情,他也会有些难受,但不会觉得这是他造成的,科举难道真的只是选择一群只会读书的书生吗?
他和虎头能预判到天气,本事就是能力的一种,那些中榜的学子靠的是稳定的心态和强悍的意志力。
燕老心中大义,兼爱众生的境界太高了,他这辈子恐怕都达不到。
挣扎在黑暗里向往光明太久,他已经注定变不成纯白的模样了。
如果师父嫌弃他这样,顾璋眼睑下敛出一片阴影。
京城。
皇帝正在看各地的的折子。
他现在是焦头烂额。
边关战事需要银两、兵卒、粮草。
可国库里已经一穷二白。
百姓赋税也不能再加了,再加的话百姓不堪重负,日子都没法过了。
而且征调壮劳力去打仗,本就对今明两年的收成有影响。
只盼着薛将军能一举打退突厥,要不后面的年景,可真的就难了。
他愁得捏紧眉心,浑身散发出迫人的威压。
“朕让户部整理了去年商税,户部呈上来没有?”
“回皇上,刚刚呈上来了,这儿呢。”太监双手呈上。
皇帝仔细查看,想要寻找有没有能突破的点,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他好像有点印象。
仔细想了想,想起来是薛阳朔那小子之前来宫里,激动地跟他嚷嚷过,就是那个做自行车和玩具的铺子。
他真是穷得不行了,看到这个营收,都有些羡慕道:“小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