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3节

第(2/3)节
 第20章粮税

    赵夫子确实借书给他抄写了。

    不过在卖掉龙骨车图纸赚到100两后,他们就买了四书五经中除了《大学》之外的所有印刷本。

    难道是还书的时候,不小心还错了?

    顾璋疑惑,他从房门口走到窗边的书桌前:“你说哪个?我看看。”

    他的书是新的,而赵夫子的书里面确实有一些笔记和批注。

    燕老指了指那一叠纸:“就是这个!”

    顾璋打眼一看。

    那分明是他抄写的《大学》,不是什么赵夫子的手稿。

    他正要说。

    院子里嘈杂喧嚣中,突然出现一道高亢急切地呼喊求助:“小石头,你赶紧过来。”

    “快来帮爹算算!”

    顾大根这一声,就像是石头打进了湖水里,顿时激起千层涟漪。

    挤满院子的汉子们,都跟着喊道:

    “对对对,小石头算的快。”

    “小石头来帮叔算算,等会儿叔给你买糖吃。”

    亢奋中带着焦急,飞快的语速恨不得就像是落水之人拉住了救命稻草。

    秋娘也来敲门:“小石头你赶紧来帮忙,弄错了不管亏了咱家还是别家的粮食都不好。”

    顾璋应道:“好嘞,马上来。”

    说完就往外跑,还对燕老道:“您就在屋子里歇歇,喝点水,没什么要注意的东西,您自便。”

    “等等……”燕先梅伸手挽留,手还没伸到一半,顾璋就已经飞快跑到外面去了。

    燕先梅扼腕,不过看到桌上的那份手稿,还是忍不住面露欢喜:“找了这么些天,总算要找到了!”

    他重新坐了下来,小心的拿起那一叠手稿,仔细端详,“姜武,你说写这个的人会是谁?”

    姜武想了想:“应该不是这孩子的夫子,赵夫子我们见过了,只是个普通童生,对农事和气象知之甚少,还不如村中那几位老农。”

    燕先梅也想到这一点,“确实不是赵夫子,不过这人恐怕和顾家颇有渊源。”

    他那日只看到几个字,根本找不到有用的信息,如果不是姜武注意到永河村,怕是只能去找那混账吴县令开口了。

    姜武道:“老爷您别急,我已经打听到,那日我们撞到之人丈母娘家出了大事,回去帮忙收割了,就算小石头这里问不到,咱们也能找到的。”

    燕老伸手将窗户推开了点,看着外面热闹不已的场景道:“咱们这次应该是找对人了,这样的收成,说不定就是那位大才指点的。”

    他将窗户支起来固定,坐下来边喝水边看院子里的顾璋,“咱们等会儿,不急于一时。”

    顾璋才跑出来,就被热情的村人包围。

    他刚刚在晒谷场算的时候,被大家伙都看在眼里,这会儿都信他,要他帮忙算算家里的地,最少多少才够。

    顾璋听到还有些疑惑:“都种了这么多年了,家里的地该留多少麦种应该有定数。”

    有村人立马解释:“原来大家伙都是估摸着留,怕不够,还尽量留多一点,但是你家这些不够分啊!”

    顾璋看了看搬回家里的粮食。

    好像确实不够,他原来种过的小麦,一亩地需要20斤麦种。

    按照当下的产量和永河村种植的小麦品种来算,一亩地最少也需要10斤左右的麦种。

    他们家交了粮税后,还要给自家地里留种,即使剩下的全部都换出去,也顾不了全村的地。

    难怪刚刚抢得那么激烈,他爹和爷爷被人群埋住,连个头都露不出来。

    “爹,娘?”顾璋回头,“那要怎么个分法?”

    他这话才问出口,还没等到回答,院子里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情绪,又烈火般烧起来。

    “顾老,三树,你还记得不,那年抢收最后两天下雨,你收不完麦,我去帮你收的。”

    “大根……”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