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节
第(2/3)节
礼貌地喊了一声市长,便走到管歧珍身边坐下了。
“下班时间还把你们喊来办公室,知道是什么原因吧?”
狄思科老实地答:“不知道。”
“……”王副市长将那篇报道扔在桌面上,“这篇报道的影响很大,不少人都去看过你们三个单位开办的自选超市,你们为企业寻找出路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为企业的一二把手,你们想没想过,企业间以物易物的行为,存在巨大的偷税漏税风险?”
“领导,我们都是按照出厂价买入卖出的,”狄思科解释说,“出厂价里,包括成本,利润和税收。从其他厂拉回的商品,我们日化厂也是按照产品项接收的,不存在偷税风险。”
王副市长追问:“那自选超市呢?只要你们经营了,卖货了,那就是有营业税的!”
十几个工厂同时拉货送货,声势闹得很大,早就被有心人盯上了。
再加上这篇让他们大出风头的报道,很快就有人将小状告到了他这里。
这种交易方式存在很大的税收风险。
徐厂长经常跟市领导打交道,知道这时候不能顶嘴,给狄思科使个眼色,示意他乖乖认错认罚就得了。
然后,他很诚恳地低头道歉:“市长,这是我们的疏忽,我们只顾着帮职工改善生活了,确实忘了还有营业税的问题!”
狄思科觉得这种错不能随便认,他不顾对方的眼色,自顾自辩白道:“领导,我们厂的自选超市只对本厂职工开放,外人没有资格购买超市里的商品。而且全程不存在现金交易,都是直接抵扣职工工资的。说来惭愧,我们厂效益不佳,欠了职工不少工资,只能用这些产品当工资抵给工人们。”
徐厂长立马惊讶地望向狄思科。
避税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不跟大家打声招呼呢?
狄思科读懂了他的意思,摸摸鼻子道:“我刚上任没多久,还是个新手,对税收什么的还不太懂。这是我向厂里的总会计师咨询以后才弄明白的,顺便还请了区税务局的同志上门指导了工作。”
第114章
王副市长将厂长们喊来办公室,并不是无的放矢。
这几年国企转型艰难,狄思科他们不是第一个想到以物易物的企业领导。
最近隔壁市的税务部门发现,今年第一季度的产值、利润和税收指标都比计划下降了20,但市里骨干企业的生产却普遍增长了。
调查组一查才发现,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企业间频频以物易物。
大部分产品的售价都低于正常售价,造成了税款流失。
北京这边听到消息后,也开始排查类似问题。
而就在这时,报纸上出现了一篇关于十几家国有企业以物易物的新闻。
这不就是活靶子嘛。
立马就有人将事情捅了上来。
王副市长严肃地说:“市里正在严查税收问题,最近会有调查组去你们几个厂调查情况。有没有偷税漏税,还得看调查结果。”
狄思科三人:“……”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日化厂和食品公司还好,虽然开办了超市,却都只对职工开放,该交什么税还算有据可查。
搪瓷厂的徐厂长就惨了点。
这年头对税收管得其实不太严,他们要是默默地短暂经营几天超市,没什么人会特意来查。
没想到一篇新闻报道会给他们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按照王副市长的本意,如今国有企业都挺艰难,这些厂长能想办法把日子过下去总比那些不作为的企业领导强。
可是,税收是大问题,既然被人捅了上来,他自然要趁机让厂长们引起重视。
“市里马上要为厂长经理们开办一期税务培训班,防微杜渐,你们这十多个企业的厂长经理都去培训班学习一下吧。”
狄思科:“……”
这咋还带连坐呢!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