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戚氏】第一卷:风起云涌 第一章(1.1)

第(4/6)节
息,过几日那凉国的…”话还未完,李素之也匆匆来到书房,说道,“大哥,你今日突然到访,也不知你用没用过膳,便去厨房给你准备些点心和茶,就放在此了。”说完看了看丈夫的脸色,恍然道,“那你俩商榷,我先去了,有事在叫我。”说完又匆匆离去。

    戚仁这时也问道:“怎么了,凉国又进犯边境了吗?”

    “不是,是慕容悫过几日要来长安了,看来最近又是多事之秋了,二弟,你现在是否还在担任羽林军大都护之职。”

    “是的啊,自从父亲死后,我一直担任此职啊,慕容悫来长安,那不是为两国交流而来吗,有什么一惊一乍的?”

    “二弟,你不明白,凉国若仅仅为此而来,定不会让慕容悫出使,慕容悫年少成名,三年前还亲自带兵平定了高丽之乱,有勇有谋,此次来京定有什么目的。”

    “那又如何,我戚仁岂会惧他一后辈。咳咳咳,难道大哥你知悉什么。”

    “嗯,只是二弟,我现在无法告诉你。”戚今叹道,听到咳嗽声,又急忙道,“二弟,你不要动气,身体要紧,你这旧疾啊。”

    “还管什么病疾,你有什么事会如此瞒我?还有什么连你都不能告知于我的?”戚仁大吃一惊。

    “二弟,相信我,日后我定会将我所知全部告诉你,只是现在不行。明日朝会,我便以你身体为由向皇上禀明,推脱掉你大都护之职,其他事你暂莫要管了。”戚今淡淡道。

    “什么原因要如此突然的……好,明天我会尽力配合你。”戚仁先是愤慨,后有缓和地说。

    “既然如此,为兄就先告辞了,记住,身体要保重。”说完,戚今就很快出了府。只留下了还未反应过来的戚仁。

    昨日的情景,就这样重现在戚仁的脑里,马车里的他怎么想也想不通有什么事能让大哥如此慌张。戚仁联想到了从父亲的死,大嫂哥哥将恕天带进府,大嫂的失踪……慕容悫进京,哥哥不正常的反应,到皇上自己主动夺了自己兵权,仍毫无思绪……

    长安城西的务本坊,距离皇城不算多远远,而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便坐落在此,国子监面积庞大,将近占据了半个坊间,建筑整齐,鳞次栉比,古朴恢宏,高屋建瓴。

    国子监祭酒朱兴华上任已有十余年,大兴改革,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废除了国子监只召贵族子弟的陈规,向寒门开放,另设入监考试,考试通过者皆可录取。

    朱兴华同时也摒弃了一些男女观念,让一些女子也能入监学习。

    十多年间,朱兴华祭酒得到了朝中部分权贵和皇帝的支持,故每年的教学拨款也愈发充裕,其中还不乏一些贵族募捐,故国子监的规模愈来愈大,起初只有文院一家独大,医济院与武院只是附属,而后医济院和武院发展规模迅速,纷纷各自独立于文院,造成了如今国子监的似有的三足鼎立之势。

    国子监的监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分别属于外院,中院和内院。这些年,国子监为国家的科举,武举和太医署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祭酒朱兴华在这几年在昌国各地名声大噪,各地方每年进京进修的学子慕名而来也逐渐增多。

    此时,国子监文院里书声琅琅,各馆都在进行教学活动,在文院东边的勤学馆,一位年迈的夫子正在教授着经学,堂中每个监生单人单座,上面的夫子潜心讲授,兴尽其中。下面的学子却千姿百态,有的极感兴趣,听得入神;有的以书覆面,稍作休憩;有的坐立难耐,不知心飘向何处;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而右侧后排还有一奇特的男子,他一身珠缨宝饰,五官清秀,容光焕发,眉鬓如剑,黑发浓郁,搭配一身华服,煞是俊俏,双眼清明而又有些邪魅。他手撑着下颚,身子几乎歪在课桌上,课本放在一旁任由风儿翻弄,他狡黠的目光一直紧紧地聚集在前排左侧的女子的翘臀上,不曾离开,时不时还点点头,脸上充满笑意,仿佛在打量自己称心的宝物。

    前排女子娇躯挺立,聚精会神地听着夫子授课,有时听到关键之地还在
第(4/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