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血主(4)
第(3/4)节
「应该是97年。」
楚曦记得,因为高中的时候,他们班有个同学是乔治·索罗斯的忠实粉丝,那位同学经常做白日梦,希望自己能成为索罗斯那样的金融大鳄。
「那就算是97年吧。」
戴若希接着道:「呃……媒体会告诉你我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吧?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其实呢?」
「金融危机导致东盟需求大幅萎缩。」
「那意味着什么?」
「中国出现了生产过剩,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国企亏损,只能裁员自救。」
「为什么不卖给美国和欧洲?」
「那时候都没有加入WTO,那是97年呢。」
「国企职工下岗潮,我知道,我看过《漫长的季节》。」
「那就好,97年你还没出生呢。喔对了,你看过《狂飙》吗?」
「在B站上看了一点,《狂飙》也和那段历史有关系?」
「是的,你知道那时候下岗了多少人吗?」
「很多吧?一千万?五百万?」
戴若希摇摇头:「四千五百万。」
楚曦仔细思考着四千五百万到底是多少人,只听戴若希又说道:「如果一个下岗职工的家庭有三个人,那就是一亿三千五百万,你想一下,一亿三千五百万贫困人口待在城市里,会发生什么?」
楚曦想了想道:「黑社会。」
「没完没了的黑社会,你可以不停地打黑,但没用,他们无穷无尽。然后就是更大的社会矛盾。」
「这就是《狂飙》的故事开始时的那个时代。」
「对。一叶知秋很好,但没人愿意去触及更大的东西。」
那是什么?楚曦脱口问道:「危机传导到了银行?」
「当然。」
「国家会出钱救的。」
「没钱。」
戴若希摇摇头,轻松地说着,就好像它们是一千年前的历史,而不是二十年前,她说道:「没钱了,八九年的六四事件你知道吗?这个你应该不知道了。」
「不,我知道。呃……我翻墙了,我知道好害死猫,呃,反正我看了一些。」
「我们不谈六四,我只是想说,那次事件之后外资大幅撤离,于是整个国家特别是沿海出口制造业出现了资本空缺,拿不到投资,也没有贷款——你要知道那时候这个国家连股票市场都没有——那些企业的资金都在货上滚,资金链一断,就会成片成片的垮。为了填补这个空档,中国用尽了所有办法,拿钱去把那些窟窿堵了。「资金填进去形成资本,资本本来应该对外出口商品产生外汇的,但就这么几年时间,亚洲金融危机就爆发了,东盟国家经济萎缩,没有需求,资本无法产生先金流,只能破产,而国有资本庇护下的员工也只能下岗。「所以当危机最终传导到银行的时候,已经没钱去救它们了,整个国家所有银行的坏账率都超过百分之三十,比破产前的雷曼兄弟还高,所有银行都这样,按道理说,它们就该在那个时候破产的。」
四大行破产吗?那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不直接印钱?」
楚曦问。
戴若希笑道:「人民币不是没元,它不是国际通用货币,没有人帮我们吃下国债和增发的货币,直接印钱会通胀。这个国家的人已经工资都没有了,你还想让物价暴涨吗?」
好像的确是这样,楚曦接着问:「然后发生了什么?」
「不能让四大行破产。」
「对,当然不能!」
「所以得找一个人买下这些债务。」
找一个人?找一个人买下一国的债务?楚曦意识到需要的资金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谁?」
「一开始想到的是没国政府。于是我们组建了一个特使团,希望能私下面见克林顿总统,但是……」
「怎么了?」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