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九章 【善意】

第(3/6)节
都不是。基本上,胡平对这对玉带勾的来路是毫不知情的。只不过,战汉的高古玉器总不会是传世品唄?

    「严先生,或许你是花了不少钱去买的。可是购藏出土的文物,就是间接鼓励了那些盗墓、倒腾古文物的走私犯,这对歷史的考据,对中国文物考古大业来说,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这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啊!……」胡平还没说完,就被世故的那誉拦住,没法继续唸叨下去。

    「对不起!对不起!胡老弟是心急这些文物,说了不中听的话,两位看看……。」那誉知道再让胡平继续高调地把政策宣达下去,能谈出个甚么鸟才有鬼咧?能不砸锅都已属万幸了。

    一个多小时之后,即使胡平和那誉轮流出手、交相掩护,却完全没法子说动严道文和方文玲割爱那对玉带勾,甚么民族大爱、国家之义、中国考古史留名……都使出来了。

    最后,胡平提了个五十万人民币徵集文物的价码,得不到回应,乾脆直接要严道文和方文玲开个价。可他们两个又不缺钱,只想好好保存这对重新带来缘分的玉带勾。

    不卖,用借的总可以了吧?可严道文和方文玲不愿意这对玉带勾离开身边。而且,万一借去搞坏了怎么办?

    这样不行、那样不好的,只搞得胡平和那誉吹鬍子瞪眼睛,徒呼负负,两个人又急、又气、又沮丧地瘫坐在沙发里。

    黄文钦眼看严道文和方文玲不愿割爱的态度坚决,也搬出了台湾的法律助阵,说「古文物不得出口。」,可后面又跟了一句,「除非……」。

    「除非甚么?」胡平一听还有转机,高兴地急忙接口问道。

    「除非由贵方的国家文物局向我方政府提出申请,而且由贵方政府提供国家保证,这样就成了两岸的公务,而不是私人的交易了…。」

    胡平乍听黄文钦的话还满有道理的,立即满脸的笑容地想着,这对玉带勾是私人的收藏,原本台方确实不适合介入此事。但如果转成了公务,台方或许就可以帮些忙了。

    可是再深一层思考,要中国政府向台湾当局提出「申请」和「国家保证」?这…这…还了得?这政治错误比砸了任务还糟啊!

    胡平、那誉和小跟班三个人会过意来,同时用牛眼瞪着黄文钦半晌讲不出话来,如果这不是陷害忠良,那甚么才是陷害忠良啊?你这傢伙特阴险的……。

    尤其是那誉,自己好歹在对岸也是个有权有势的领导,今天瞧着这毛还没长齐的黄文钦硬吃自己的豆腐,直气得全身一阵阵的哆嗦,右眼袋下的小肌肉又开始抽跳、抽跳。

    这下子,两个小时激烈的两岸谈判攻防,陆方完全没能达到原订的谈判目标,功败垂成。台方则谨守城池,丝毫没被攻陷一角,守得漂亮。

    当胡平又瘫回沙发里已无计可施的时候,倒是严道文把心中的替代方案提了出来。他说,「可以用这对玉带勾做范本,採取精密铸模,然后灌注出铜质的仿製品,再仿照玉带勾上的纹饰精细地打磨出铜带勾,或许这样就可以开啟石室宝窟囉?」

    大家一听,倒是个双赢、可行的好方案,虽然有个「严道文是怎么知道要开啟的是石室宝窟」的疑问匆匆闪过了胡平的心头,可他也顾不得这么多,马上热烈地参与讨论。终于,敲定了替代方案的细节。

    …………

    2012年5月2日星期三,黄文钦正在最后修饰着「擎天专案」的检讨报告。魏国强带着那誉和跟班的助手探了王振华的伤,就赶着拜会一些相关单位。双方虽没有讲明,但似乎是藉着这次特别却也难得的机会,互相释出善意,企图建立个两岸情报事件的紧急联系管道。

    严道文藉国安局的公文请了三天公假,前一天带着胡平在模铸厂,由台北故宫器物组的专家指导着进行替代方案。星期四趁老师傅帮忙修磨纹饰的空档,严道文和方文玲开着车带胡平跑了一趟日月潭。

    当大家正忙着手边的事情,某家经济报导为主的日报,登出了一则新闻:

    「

    中信
第(3/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