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章 【未知的宝窟】

第(4/4)节
  因为,就「地质透视脉衝仪」整理出来的图像看起来,这些玉器表面纹饰虽然不够清晰,但有些特别的轮廓倒是可以确定的,尤其是玉琮上一节一节的「神兽眼纹」。虽然,考古经验也曾出土过商代、西周早期的玉琮,但几乎都没有纹饰,也少有长过两、三节的。从脉衝分析图来看,至少有四、五十件以上长达十节、超过30釐米以上的的玉琮,很显然是良渚文化最强盛时期的作器。

    另外,东周时期好的玉材虽然出自新疆和闐,但战乱频仍,运输玉材的道路封闭的时间比通畅的时间还长得多,玉材自然供不应求,各国时有将就着使用前代或者当地出土的更早期玉器,重新改製成当代玉器的情形发生。

    而良渚文化距今约五千三百至四千四百年,范围在现今江苏省境内太湖周围,春秋时为吴国辖地,而吴国地处东南,玉材更是紧张,使用前代古玉作为当代玉材使用亦属合理,且有出土的春秋吴国玉器确为良渚古玉改件的前例可证。

    所以,春秋时期挖掘出来的良渚玉器,自然为吴国王室使用。之后,越王勾践灭吴国,楚国又灭越国,春秋、战国期间出土的良渚古玉,最后可能全落入楚国王室手中,成了战利品。如果楚国王室把这些玉材视为重要物资,为了某种目的藏在花山石窟之内,是很有可能的事。

    时间晚了,两位前辈帮胡平顺了顺五天后的报告,加了「地质透视脉衝仪」对「第四小室」探勘的照片和推测,修改了部分重点提示的切入说法,两位前辈就各自回房休息了。

    叶向东躺下去久久睡不着,想着黄山市的急切需要,想着第四小室里面肯定有高质量的文物,可是这项目的突破点呢?

    还是在那两个铜圆盘上……。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