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章秦王

第(4/5)节
不停下,谁知前头的景象震得他下巴都快掉了。

    琼楼玉宇,亭台楼阁浮在空中,远处一道瀑布从雪山顶倾倒垂下。日光穿透云雾,一群群飞鸟羽翼展开,翅膀上有繁复的花纹,御剑飞行的人衣袂翻飞,壮丽非凡。

    而他不知怎么晕晕乎乎地倒下了,再醒来时,已经躺在家中的木板床上,家里人说正是蜀山道长将他送回,引得村里好一阵热闹。

    他捡回的那种八仙菇,一旦离土过夜就会枯萎,却仍然水灵灵,新鲜得像刚摘下一般,得城里的老爷看重,花高价买了去,他足足得了五文钱的零花,兄弟姐妹们眼馋得不得了。

    向导冥思苦想,恨不得把爷爷说话时的神态语气都刻画出来,只是再多的实在说不出。

    那文弱的领头男子听后,仍然没有为难他,温声道谢,“多谢先生相助,在下感激涕零,此后必有厚赏相送。先生若此后还能想起更多消息,还望告知在下,即使有疏忽,损失由我一力承担,我只有感激先生,若能寻到蜀山,倾家荡产也不足为道。”

    好在,这回过后,一行人总算没有再在山里打转绕路。队伍里另有熟手,庆幸此时正是八仙菇成熟的季节,顺着这条线索,在山上走走停停,竟在两日后,钻出细密的林子,走到那向导所说的悬崖。

    一时间,队伍都有些沸腾起来。

    向导松了一口气,心中感慨自己的小命可算是保住了。就在这时,忽然见那领头男子忽然朝队伍中一个杂役打扮的老头鞠躬说些什么话,他心里不禁一寒,这群人好不简单。

    老者的视线望过来,向导刹时觉得身上发虚,那群人都在打量他,不会是利用完就要杀人灭口吧。他在心里忏悔,呼喊,“蜀山的道长,你们在哪里,快来救救我,救救我。”

    那群人却并顾不上理会他,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个笼子,放回里头的鹰。

    老鹰振臂一挥,眨眼间便盘旋在云间,朝着远处的山飞去。

    远远看着,并未有传说中的七彩霞光,瀑布亭台,只看得见山石树林,仿佛与此处并无不同。

    离奇的是,那只鹰飞到远处,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进一步。

    向导眼也不眨,一动不动地仔细看着,忽然见鹰以极快的速度朝一处飞去,忽然不见。

    人群震动,老者和那文弱男子密语一番,片刻后,见远处出现一个身影,脚踩着块木板,速度极快地朝他们奔来。

    他看得目瞪口呆,等那人在山崖上站稳,才分辨出是一名女子。

    人群中,老者不顾周围人阻拦,上前施礼,语气是克制不住的欣喜,“道君,久未相逢,可曾记得小子。”

    老人的样貌看起来十分平和,久经乱世,眼神中还有一股凌厉,想必不是常人。

    盈川微笑,“老丈友晾,我久在山中,不曾与故人常相往来,已久不知尘缘。”

    老头亦是爽朗大笑,“道君自谦,我却不敢领受,当年我在城门处为一小兵,为道君施恩才侥幸活得今日,保养儿孙,侥幸挣下几亩薄田。我多年苦寻恩人不得,今日得见道君音容样貌一如当年,幸甚不已,既见得恩人,便不可不回报当日恩情,不知恩人可有何处使得上老朽的力气,必定竭尽全力回报救命之恩。”

    盈川身边有人交流,理智回笼,近来行事找回几分以前的熟捻,听他一说便忆起当初的举手之劳,谦和地推拒,“老丈何需客气,你心地良善对我施以援手,你我缘分也当是我感谢老丈善心。”

    老者收敛笑容,郑重道,“道君高义,老朽受此大恩,无以为报已是羞愧至极,但家中孩孙不晓事,一心要学道法,渴求长生大道,不知道君能否收容我家小子,让他烧水打杂,洒扫庭除,概不敢有怨言。”

    谋士心中大惊,主公并未按照先前计划,徐徐图之,而是直接单刀直入,这?能成吗?

    盈川不语,老头身上龙气已成,虽只有个雏形,但龙气就是龙气。道家的事情和皇室牵连,一向是大忌。

    她视线转向
第(4/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