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节
梗着脖子抬头:

    “我没罪!我冤枉!”

    马上有个满脸青紫的矮瘦子跟腔:

    “对!他们是在县衙死的,就找县衙去!同我们不相干——”

    矮瘦子话没说完,只觉脖颈一痛,眼前天旋地转。

    脑袋咣地砸在地上。

    他想摸摸自己的头,却只摸到了脖子,一截断开的,血肉淋漓的脖子。

    与此同时,又是两人接连人头落地!

    围观人群爆发出尖叫,惊恐地看向拿刀人。

    转瞬间,跪在地上的十七人变为十四人,那十四个人跪在血中,齐齐惊恐抬头。

    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张屠户身上穿的,也是麻衣孝服。

    人群里有人道:“张屠户有个小孙儿,爷孙二人相依为命,他花光了积蓄,走门路把孙儿送到城防军做府兵。想来是……唉。”

    莫文鸢抬了抬手,止住张屠户的屠杀动作。

    “本官说过了,只要肯认罪,就能活命。”

    ……

    待人群散场时,石大山已经浑身泡在冷汗里,他万万没想到,这位定国侯还真的敢当街杀人!

    而且动手的是痛失孙儿的张屠户,他自己的手倒是干干净净!

    三个人当场人头落地,剩下十几个不消说,都捆进了县衙监牢,谁知道有没有命活下去呢……

    耳边是方文水的喃喃自语:

    “要拦住他……要拦一拦,不能让他这么残暴……梁州城摊上这么个县令,完了……完了啊……”

    石大山长长叹气,扶着方文水到茶房里歇下,独自去寻定国侯,可却扑了个空。

    “侯爷去巡城了。”

    那侍女如此说。

    “主簿可有什么事要我转告吗?”

    石大山心道我要骂你主子,同个侍女说什么?

    摇了头正要走,又心念回转,道:“还没问过姑娘姓名……”

    侍女大方一笑:

    “先生唤我阿宣即可。”

    石大山语重心长,“阿宣姑娘,侯爷如今是梁州县令,是有政事要办的,姑娘在侯府时再得脸,也不该在侯爷审案子时,并排坐在身侧。”

    朱暄倒是愣了一下,转而点头,“先生说的是,是我莽撞了。”

    没料到这位侍女如此好说话,她甚至歉意一笑,石大山有些欣慰,忍不住多说了两句。

    “我瞧阿宣姑娘是个明事理的人,姑娘既然常伴侯爷身侧,也可以规劝侯爷一二,地方官性情暴虐弑杀,恐非百姓之福啊……”

    石大山以为侍女会同方才一般,应下他的话,谁知她突然正色,目光如炬。

    “先生以为,今日那三人,侯爷不该杀?”

    朱暄点点头,“倒是我行事欠考量,忘了提前知会先生,先生同我来。”

    石大山原本就要找定国侯谈此事,想着既找不到正主,同侍女说说也聊胜于无,于是边走边道:

    “我也知道山匪必然有内应,可连夜抓人,杀人,说那十七人通匪,可有证据?无凭无据就杀人,焉知他们不是吓怕了胆子才认罪的。”

    石大山跟着朱暄来到一间存放户籍档案的屋子,看到中央桌案上残烛点点,像是有人连夜点满了烛火。

    “先生说我暴虐,我无可辩驳,乱世用重典,梁州如今可算得上乱世;可若说无凭无据,我便要为自己喊冤了。”

    朱暄指着桌案中央的户籍册。

    “梁州城府兵三百,死一百四,剩余一百六十。”

    “这一百六十人的户籍册里,父母子女兄弟姊妹都仍在梁州城的,有一百一十八,剩余四十二人有亲友或娶或嫁或出门做生意,离开了梁州。”

    “这四十二人中,家境殷实、不缺吃穿,没理由希望梁州城大乱的,又有十四人,剩余二十八。”

    石大山皱眉要反驳,朱暄直接拦住:

    “先生要说的我知道,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