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欲伐其情
第(4/5)节
他口中的苏小将军,因有领兵作战的奇才,被谌辛焕戏称小将军。
谌辛焕与苏惊——或者说崇任东果真在书房,她不在。我推门进去,坐下。
“来得正好。”谌辛焕道,“正商议西北战役局势,我要补的课还很多。”
“战争的事我也不懂,我又不会打仗。”我如实相告。
听他们说了半晌,我道:“她在做什么?”
他俩一个嘁,一个嗐,都是转头无语的表情。
谌辛焕道:“她在钻研大璩选拔将才、军功封赏的制度,她说制度不合理,上升途径狭窄,容易钻空子,一定要改,正冥思苦想帮我写劝君谏文,搞事情呢。”
那还挺不错。她那次受着叁尺寒窖的冻也要来问我这些,不算莫须有无。
“覃隐,”谌辛焕说,“张灵诲那边有意引导让太子注意你。”
玦城近来传出一则童谣,传遍大街小巷。
童谣说,“来日帝王,手握翡玉。”
只有八个字,言简意赅。
这玉要理解也很好理解,谌晗捡到了一块玉,谌辛焕的真玉,可不就是手握翡玉。那若要理解为人,谌辛焕府客翡玉公子,对他和谌辛焕都极为不利。
要么,谌晗就按前一种理解,他捡到一块玉,喜不自胜。
要么,他想办法把我从睿顼王府拿掉,去除一块心病。
我毫不怀疑他会选择后一种。
我思考一阵后说,“明天我就把在你府上剩的东西搬出来,暂时不要往来。”
“听成了老死不相往来,以为翡玉公子有这么大的魄力。”崇任东说。
那必是不可能的,“我换张脸继续来窜门,王爷不必担心。”
谌辛焕摇头,“醉翁之意不在酒。”
-
谌晗终究还是对我和到他府上的珗薛姑娘的身份起疑,可能是我跟她神态有很高的重合度。他召见我,一面是为试探猜测,一面是为城中童谣。
他很清楚是张灵诲捣的鬼,问我,“你觉得张灵诲应不应当杀?”
我说,“不应当。此为制衡之术,让宗室亲王与当朝权臣相互制衡。”
这不一定是他所想的答案,但一定不是错误答案。他问,“你是不是在帮谌辛焕?”我坦然认了,“是。”但这承认使那童谣的可恶性在他心中多了几分刺痛。
他磨牙作响,“别再跟谌辛焕来往,否则我杀了你。”
我答,“手握翡玉,目的不就是要玉碎人亡,在下不是和氏璧,没那么大价值,但覃某若只不过是块玉,握在谁的手中对在下来说又有什么分别?”
话说到这,敢不敢用我,就看他有没有这个胆量,他若不敢,我也不过就是一死。
他若是敢,说明他还是不甘只做一个傀儡。
依他审慎的个性,他不会那么轻易承应。他不表态,转而问别的事,“你若在帮谌辛焕,待在睿顼王府上,听他重任兵马将军,调兵遣将,谋略布置,你说说他是如何打算?”
“酆国意欲伐璩。”我丢了这么一句话。
“什么?”他猛地拍案而起。
这些年我跟阙狄衡一直有书信来往,只是太远两叁月才收到一封信,消息已经滞后许多。他的姓氏固然也不姓阙,姓公孙,酆国皇族的姓。
酆国发展农业,完成军粮储备,增加劳动力,打造舰船。其对军事物资储备、将领部署、搜罗军事人才等方面的准备,都在这些年暗中进行。
酆国皇帝公孙祜,以休养生息为主要治国政策,国家重视农耕,积蓄粮食,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公孙祜又对人才优待,论功行赏,使得别国将领陆续投降酆国。
虽做好长足的准备,但公孙祜本人对伐璩犹豫不决,朝廷内部分为主战派和和平派。主战派认为大璩皇帝荒淫残暴,亲信奸臣陷害良将。璩国内乱不断,朝廷已呈瓦解之象,主要靠黄氏家族人物支撑。黄氏大将去世后,伐璩是最
第(4/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