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强奸犯
第(3/3)节
一起杀了!”
2017年,互联网整体风向鲜有为女性说话的意识,更没有广泛传播的书籍启发大众,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在日常生活中被逼到忍无可忍,自发察觉到从未离场的结构性歧视。
受害者同样紧握着手机,想起了听筒那头的承诺。
真的有人给出了证据,她们要不要说出自己是受害者?有人领头,只要跟着作证,就会有人来查清全部罪行吗?再也不用害怕,不用绝望……
学生的正义感纵然偏激,但至少是不加矫饰的正义感。
在这所男女比6:1的学校,女学生自然会为男人对女孩的伤害怒而发声,更多男学生呢?
站在创意写作课的讲台上时,江未看懂了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和孩子对父亲的不满如出一辙。
他们对老师和学校同样积怨已久,不是吗?他们一定会为了反对扮演父亲角色的老师,加入这场声讨扮演英雄。
一个好的文学老师,绝不该利用文字煽动人性,江未知道,自己只是个拙劣的编剧,已经不配被称为文学老师,还好,他还能做个历史老师。
亲历胶合纪,他终于认清了现实,没有哪个时代的历史是由真理书写的,历史是由权力书写的。
如果道德和法律都难以战胜父权,就让父权本身反噬父权。
偏激的正义只要加以教育和引导,终有一天,能被正确地使用,成为真正的正义。
做为老师,他不必悲哀。
一天之内,女学生和男学生们默契地重复起同样的话题:
“强奸犯江未不得好死!”
“请巡视组彻查守成大学文学院!”
震天的声浪,吹不进江未的窗户。
道德只是人类面向社会的表演,高尚不需要表演,卑鄙需要表演。
新的丑闻掩盖了旧的丑闻,江未的剧本战胜了侯父的剧本。
录音太多遍,这位演员的喉咙已经发不出任何声音了。他平躺在床上,转着一片业已干枯的枫叶,正,反,正,反……不断把红叶的两面贴上嘴唇,眼中浮起无限柔情。
我终于不是逃兵了,任嫦。
我终于不再迟到了,江魅。
连月的头痛终于消散,江未没有吃药,就安然沉入了圆满的梦乡。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