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尤茵-前朝風光遙寄明月倍思親

第(3/4)节
氏,如今却是令我难以启齿的名号。

    朱氏在隋朝建立之初,先祖尤效忠本不过一介无名乡勇,蒙朱太祖慧眼赏识,成为太祖麾下的武将。

    先祖为朱太祖开疆拓土,前有太祖登基后感念功臣,下诏穆、尤、蔡、左、林氏册封开国五郡公;后有祖辈尤子暖尚迎春三公主,与其他开国功臣相比,尤氏与皇家关系紧密从未断连,同兴同盛。

    一直到朱氏第十四代,皇子之间的争斗激烈,加上中原各地爆发疟疾,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也包含离皇位只差一步之遥的五皇子朱龄久。

    仅存的亲王朱龄长意外上位。

    朱龄长贪懒奢靡,毫无治国本事,经历病疫后民不聊生,百废待兴。

    从来没有人料想到会是这个混世纨绔成为最后赢家,不管是支持五皇子的尤氏还是支持三皇子的蔡氏都赌错盘。

    朱龄长从前不问政,少与高官重臣来往。

    骤然登基,在朝没有可用的亲信,只能同意先帝幕僚续任。

    也就是尤右相与蔡左相二人。

    朱龄长自幼不长进,三皇子朱龄梧屡劝不听,拿这个同母所出的胞弟一点办法也没有,朱龄长一昧认为胞兄和他的亲信们瞧不起他、厌弃他,变本加厉的耍混。

    先帝在位时,父亲尤立与五皇子朱龄久谋划,借由曾当朝叱责三皇子胞弟朱龄长骄奢,打击三皇子派系声誉。

    父亲尤立上谏,先帝怒斥朱龄长忝为亲王,坐拥俸禄却对民间疾苦不闻不问,责怪三皇子未尽兄长教育本分。

    祸害他被父皇和胞兄轮番责骂的五皇子朱龄久和尤右相,更是从此让朱龄长暗自记恨。

    现在父兄都已魂归西天,他成了一国之君,曾经不把他放在眼里的蔡左相,不服他也得毕恭毕敬,胆敢对他指手画脚的尤立现在一句重话都不敢说。

    表面上看似对两位重臣十分倚重,朱龄长不管是对尤氏还是蔡氏都心有怨怼。

    蔡丞相主张缩编皇宫开销,积极投入国家振兴建设,虽然与朱龄长多次争执,但蔡丞相主张的赈灾作业明眼可见的带来转机,朱龄长人生中难得听见别人夸他英明决断,被赞赏的甜头让他开始对蔡丞相建言全盘接收。

    在父亲尤立焦虑着朱龄长对蔡氏的偏宠,担心尤氏的君宠不复时。

    朱龄长听闻蔡氏从中敛财,盛怒下旨抄家灭族。

    曾经的开国功勋,蔡氏名门一夜灭族。

    左氏则在穆氏举荐下,递补原为蔡氏的左丞相之位。

    朱帝感慨唯有尤卿忠良效主,替十一岁的皇长子朱天麓指婚尤立八岁的嫡长女尤卉为妻。

    尤氏嫡女成为准太子妃,这是继尚迎春公主,又一件风光大事,尤氏族人欢天喜地。

    而我就在这不属于我的喜悦中诞生,作为尤立的第二个女儿,尤茵。

    蔡氏灭门,原本推行的赈济措施半途废止,南方粮仓歉收,朝廷却不愿减免征收,缺粮让积压已久的民怨爆发,南方出现暴动,镇守江南的江氏统领宣布脱离朱氏。

    南方沦陷,朱龄长命朱太子带兵出征,林黛月忧思成疾。

    潘丽特地派人到尤府请求母亲让我入宫长住陪伴皇后,因为我是林黛月这些年最疼爱的小辈。

    皇帝旨婚后,皇后林黛月曾召唤母亲带着要成为自己儿媳的尤卉入宫。

    八岁的小姑娘虽然容貌精致,粉雕玉琢,在尤立的严格教育下表现的过分刻板谨慎,缺乏孩童的灵动可爱。

    林黛月心里暗叹可惜,恰好席间听闻右丞相夫人刚产下四女,她便想抱抱乖巧可爱的女娃娃。

    “宫里许久没有稚儿,夫人往后进宫也将二姑娘带上,给未央宫增添福吧。”

    因为皇后的一句话,强褓中的我经常进出皇宫,牙牙学语的我更是不时留宿未央宫。

    林黛月说母亲第一次带着我进宫,看到我就觉得投缘,所以让我认自己作干娘。

    -

    那年我四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