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27章 借口、星空指令集、浅谈合作

第(3/4)节
这才是博浪在基础科学方向始终坚持商业隔离,放在高校的缘故。

    比如秦正和张郁林,他俩在华工实验室研究实验级产品难道不需要别人帮忙?

    那些帮忙人中占比最高的难道不是华工学生、教授、院士?

    这些人不带脑子能帮忙?

    他们带了脑子难道连一星半点都学不会?

    学会了不就是人才培养?

    这是个说起来非常复杂,实际上很清晰的简单逻辑。

    一句话,要是在国外买买买能解决问题,中国的工业基础不会是这个叼样。

    李泽再不反对,举双手表示无条件赞同,也不用温良安排,主动揽活,他全然知道自己该干的是什么。

    他其实是担心资金问题。

    毕竟眼瞅着首批资金就要千亿了。

    …………

    随后,秦正和林童分别汇报了在相关研究项目上的进展。

    秦正已经搞定了cu指令集,不算最终版,不过哪怕还要调整,也只是小范围内,无需像上次那样推倒重来。

    林童也基本搞定了无需考虑适配问题的gu指令集。

    可以基于此进入下一个阶段的研发工作了。

    即指令集架构、处理核心等方面的设计研发工作。

    两人分别汇报完,末了,秦正补充道:“我想把指令集命名为星空,跟星辰、星海成套。”

    旁边李博文不由提出问题:“那芯片名称呢?”

    闻言,秦正一本正经的回答道:“性能不能超过现用芯片之前,不敢随便取名。”

    这话说得温良都忍不住笑了下,然后才道:“cu系列和gu系列的名称以后再说,现在不着急。”

    “你们都在预期内完成了研发工作,这很不错,不过接下来才是开始。”

    “我的要求是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突破一代,具体怎么落实,博文你居中协调。”

    林童疑惑道:“前四个要求能理解,突破一代的突破指的是什么?”

    李博文从旁回答:“比如gu突破到ggu。”

    林童恍然大悟,眼睛都亮堂了,这可太棒了。

    ……

    最后办公室里只剩下温良和李泽两人时,温良简单提了两点安排:“从到账的120亿中拨出50亿筹备成立一家全资半导体公司。”

    “拨出60亿初步扩大关键核心环节的研究投入。”

    李泽忍不住咋舌:“一点不给博浪终端留啊?”

    “留了10亿啊。”温良理所当然的说。

    李泽也不多说,起身往外走去,边走边念叨:“昨天我们终端还是小甜甜,今天就成了后娘养的啰……”

    温良装作没听到的样子。

    …………

    …………

    接下来几天时间里,温良还是很忙碌。

    周三牵头组了个小局。

    广东范围内的手机大厂都派来了代表,比如菊厂余大东、魅族黄张。

    只是浅聊。

    并没有联合合作的意图。

    多多少少有一种手机圈子终于对博浪终端表示接受的意思。

    本来这种事情李泽出面就够了,温良是比较尽地主之谊的了。

    没有谈联合合作,但ov两家与博浪终端之间浅谈了合作,他们现在主要是走线下,有低配高价、电子垃圾的操作。

    之前他们不太担心,但博浪终端拿出星海1之后,他们忽然想起了博浪终端与中興的合作,不得不卷起来。

    事实上,从一开始温良就没想过要发展低端。

    毕竟前有红米,后有菊厂荣耀——荣耀虽然还没成立品牌,但已经推出了一些千元机型。

    反正博浪整合供应链,从源头卷起来,让电子垃圾被淘汰就完事了。

    最后,余大东也主动单独找了温良,稍微聊得深了点。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