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升职记 第64节
第(2/3)节
答,“如果我说有呢?”
“那您一定是继陛下之后的又一代明君。”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苏芷涵随即掀开帘子,望向马车外,眼见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其实她早就想这么说了。
作者有话说:
第九十七章
这桩事儿过去后,以李芸环为首,几人联手为苏芷涵准备了丰盛的酒宴。
她们将酒宴定在了鸭宝楼,在七荤八素两点心一汤的环绕下,还有楼的特色烤鸭以及美酒佳酿。
李芸环率先举杯,“庆祝师父霉运远去,好运当头!”
关娉婷跟着附和,“大难过去有后福!”
苏芷涵笑笑,和她们碰了酒杯。
“谢谢大家为我费心。”
俞悯嫣笑道,“应该的。”
“是啊,是因为苏少卿先真心待人,所以大家才会同样倾力相助。”
“好,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苏芷涵又敬其他人一杯,接着,众人开始动筷。
“这地方还是关统领推荐的。”李芸环夹了鸭肉放到苏芷涵碗中,“这的烤鸭可是一绝。”
关娉婷紧跟着夹了鸡肉给她,“这的香酥鸡也不错,还有,这扣肉,牛肉闷罐,烤羊腿,清蒸碟鱼,都不错。”
苏芷涵打趣她,“没想到关姐姐对美食也很有研究。”
“五公主对宫宴早就颇深,而我对洛阳城哪家酒楼面馆好吃都非常清楚。”关娉婷继续给她和三公主布菜,“以后你想在外头吃什么问我就行。”
苏芷涵去常碗中的鸡鸭鱼肉,每一道都很美味,煎炸的外酥里嫩,碳烤的唇齿留香,没有一样是砸招牌的,就连酒酿也很醇香甘甜。
禁令解除,苏芷涵恢复了查案的权利,继续行使大理寺少卿之责,她在百姓中的口碑不降反升,名声大噪更胜从前。
半月之后,朝廷突然接到急报,淮南遭受秋天旱,粮食数量大减,需要朝廷播放粮款救济。
因为涉及地方广泛,百姓人数较多,陛下特派皇子亲往赈灾,以彰显皇恩。
三公主请命前往,这桩差事便落在了她的头上。
关娉婷刚好也被委派任务,无法走开,于是三公主找到了苏芷涵,托她一同前往。苏芷涵当即答应,三公主才帮过她,现在也是她回报一二的时候了。
七日后,苏芷涵陪同三公主一起前往淮南,随行的还有数十名侍卫负责押送粮食。
等抵达淮南州县,刚入镇子,便有一群流民朝着马车冲过来要吃的。
三公主下令,先发给他们一些干粮,随后车队继续行进。
来之前已经通知了淮南知府,一经汇合,她们立马统计人口,按照人头发放粮食,顺便在知府门前佘粥发干粮,先救救急。
“大家慢一点,不要抢,都有的。”三公主擦了擦额角,继续帮着发放干粮。
苏芷涵在她旁边帮忙盛米粥,“要不要到后面歇会儿,我来帮他们就行。”
三公主却是摇头,“我既然来了,就不会躲在后面,是要跟你们一起帮忙的。”
来拿干粮和粥的百姓越来越多,她们的人手不是很够,不止侍卫们、知府家仆在帮忙,三公主,苏芷涵,还有知府都亲自上阵。
后面几日,苏芷涵和三公主这边继续发放干粮,知府那头带着人,同时发动所有县令去准备把粮食送去各家各户。
经过半月的协作,淮南的秋旱终于得到缓解,流民也少了。
可与此同时,又出了另一档子事,山上的流寇突然下了山,专门掠夺粮食,如果不给就掳走人家的媳妇儿孩子,要挟交出粮食。
“哪里来的流寇如此猖獗。”三公主蹙眉道。
苏芷涵看向知府,“之前可有过此等状况?没有考虑剿匪吗?”
知府叹声气,“有过,也围剿过,可镇子以南的乌山易守难攻,从来没有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