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七零,我带全村成了先进集体 第100节
第(2/3)节
正好是孟骄要下火车的那个终点站,也属于西北。
所以,接下来的两天一夜他们都是同路。
女人还很热心的说,有啥事需要照应就让孟骄说,她自己带着个孩子不容易。
孟骄先谢过对方的好意,但她自己还应付得来,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人。
出门在外,还是要留个心眼的。
……
西北某地,胜利农场。
下工后,农场的人拖着疲惫的身体纷纷往各自的屋里走,然后拿了饭盒茶缸之类的去食堂打饭。
一个消瘦的中年男人微弯着腰,走在他身边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从两人的步伐中可以看出,高强度的劳动带给他们的疲累。
“爸,你先回去照顾妈,我去食堂打饭。”中年男人的样子看起来像有四五十岁,两鬓已经有些斑白。
其实,他的实际年龄才三十六岁,看上去却要比四五十的人还要苍老。
为了节约时间,他上工的时候都会用一块布把自己和父母的饭盒包起来,下了工就能直接去食堂打饭。
食堂并不是全天候管饭的,只有中午才会管一顿,早上和晚上要他们自己解决。
按照劳动所分到的粮食,早饭和晚饭也只能勉强吃个六七分饱。
“好,你去吧!也不知道你妈这一上午,有没有好点……”老人无奈的叹口气,担心起老伴的身体。
来农场已经好几年,以前从未做过农活的大小姐跟着他一起吃苦受累。
日复一日的劳作,再加上吃不好休息不好,几个人眼见着消瘦和苍老。
身体更是落下不可磨灭的劳损,腰酸背痛都是常态。
老伴更是落下了咳嗽的毛病,每年的夏末秋初之际,就会咳嗽一两个月。
咳的厉害的时候,甚至是夜不能寐,只能一夜一夜的坐着。
吃药也不见什么太好的效果,咳嗽成这样农场的负责人也怕参加劳动会出事,所以给了几天的假期。
农场的外围分布着不少土窑子,其中一间便是他们一家三口住的。
还没走进去,便听到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一声紧似一声,仿佛要把肺给咳出来,听得人都会感觉胸口憋闷难受。
老人加快脚步走进去,窑内一位头发花白身形消瘦的妇人正趴在土炕上,咳的脸色通红,随手端起一碗凉水喝下去,希望能压一压咳嗽。
“阿姝,你怎么样?”老人担心的走过去,坐在炕沿上伸出手轻轻的帮老妇人拍打着背部,希望能够减缓她的咳嗽和难受。
“回……回来了?我咳咳……没事……”
“赶紧吃点药,能好点。”老人说着,伸出手便要去床头的小筐子里拿药,扒拉了一阵才发现,药早就没有了。“药吃完了?我再想办法,去农场的医务室找大夫开点。”
“不,不用……咳咳……”老妇人摆摆手。“反正,咳咳……我吃了也没啥用,过些天自己就能好了,咳咳……”
他们这种身份的人,只要不是大病,头疼发热只能忍着。
为了帮她弄点药吃,父子俩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劲,求人的时候低声下气说了多少好话,受了多少的气,她不想他们为了自己再去受那份屈辱。
自己忍一忍,咳一段时间就好了。
实在好不了,或许死了也好,对自己对他们父子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她现在已经把生死都看淡了,只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几个孩子。
尤其是小女儿和两个孙子。
一个是娇宠着长大的,另外两个也是没有过过苦日子的人,不知道跟着他们的那个妈妈过得怎么样。
他们这种情况,一开始的时候是不敢跟家里人联系的,怕他们会因此受到连累。
后来,有人暗示他们可以跟家人联系的时候,他们便给两个孙子去了信,却一直没有联系上,也不知道是啥原因。
至于小女儿那里,他们也是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