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随时增补

第(3/4)节
之后,不得不求人的时候了。

    胡濙能不知道是谁在借着刘吉这个年轻人嘴问事儿吗?

    他当然知道,但是胡濙知无不言。

    作为文渊阁大学士,陈循却和陛下若即若离,很多事,陈循都已经无法拿主意了。

    陈循听闻刘吉的描述,频频点头,如何修理《寰宇通志》,他心里终于有数了。

    礼部跟上了大皇帝的脚步,他们文渊阁、翰林院要是掉队,那还有什么权柄可言?

    清名?

    那玩意儿能变成印绶吗?!

    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历来都是太子少师,东宫潜邸的老师,也都是他们的人。

    但是胡濙现在才是实授的太子少师!

    陛下是爱惜人的,胡濙的退路,陛下都给找好了。

    陈循站起身来,拿着请修寰宇通志的进表,来到了泰安宫请求觐见。

    朱祁钰正在书房,宣见了略微有些忐忑的陈循,他放下了手中的奏疏说道:“陈学士,今天可是天明节休沐的日子,你这也要给朕讲经不成?不是经筵的日子啊!”

    陈循俯首说道:“臣惶恐。”

    这话听得陈循实在是太憋屈了,文渊阁从设立至今,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讲经的代名词?

    陈循自问陛下在削太上皇帝号、废太子、太庙杀人等大事之中,未曾掉队,他虽然未曾支持,但是更未反对,但是三年了,他终于尝到了左右摇摆的恶果。

    身在朝廷枢纽,却只有讲经二字了。

    而且讲的陛下还不喜欢听。辩呢,又辩不过胡濙。

    陈循刚忙俯首说道:“臣请旨修寰宇通志。欲使宇宙数万里之外,不出户而可知庶几,上下千百年之间,一举目而毕见。”

    “岂徒备一时之广览,将以垂万世之宏规,此诚陛下经天纬地之文,足以显继志述事之孝,而光前振后者也。“

    “臣等章句腐儒,草茅迂士,叨承委任忝效编。”

    “车同轨、书同文,寰宇通志,永传于悠久。”

    朱祁钰很不喜欢陈循的一点,就是他老是文绉绉的,他认真的看了许久说道:“很好,陈学士,修吧。”

    “需要多少钱?”

    修地理志自然是必然的,也给未来一个自古以来的大义的机会。

    否则到时候为了国界吵架的时候,没啥真凭实据,如何去吹?

    日记开疆自然不可取,但是大明这实打实统治地区,还是的著书立传才是。

    朱祁钰肯定了陈循的修地理志书的想法,因为他把馆驿、户丁都放在了书中。

    馆驿,是大明皇权的朝廷权柄的延伸。

    户丁,是大明拥有多少的财富。

    土地在没有劳动的时候,一文不值。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尺为劳动。

    陈循虽然有点掉队,但终究知道大明的权柄以什么形式展现,大明的财富应该由朝廷掌控。

    这《寰宇通志》成书的时间应该在景泰七年五月,算算日子,刚成书,夺门之变就发生了。

    明英宗朱祁镇并不是个大气的人,他为了不让明代宗朱祁钰有修志书志美誉,便将修好的一百一十九卷的《寰宇通志》尽数毁掉了。

    明英宗修了一本《大明一统志》。

    大明一统志共九十卷,建置、沿革、郡名、形胜、风俗共计三十八门。

    那少了的二十九卷是什么?

    是馆驿,是户丁。

    后世研究大明的驿路,都是研究《寰宇通志》,因为之后的大明地理志再无驿路刊载了。

    所以天顺年间修成的《天下一统志》,复辟后的朱祁镇,除了失去了皇权之外,还失去了财富。

    南宫复辟,绝不仅仅是一场皇室内讧那么简单。

    幸好,朱祁钰已经把朱叫门给直接杀死在了太庙之中。

    陈循赶忙俯首说道:“只需十万银币,以供二十九员文林郎出京,四年可成。”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