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妻薄情 第292节

第(2/3)节
如直接给“月粮”(月度工资)或“行粮”(打仗的口粮)。

    粮食买来?肯定贵,不如拿现成的,比如大同?府的赋税。前任知?府报灾,朝廷减免大同?的赋税,这笔粮食就?能补上?军粮的空缺了?。

    毛巡抚在其中,多半扮演了?这个转手的角色。

    至于拿了?大头的人是谁……反正肯定是高层。

    “我算明白?了?,文官有文官的贪法,武将有武将的门路,再加上?太监……”程丹若摇摇头,熄了?追根究底的心思。

    以他们?目前的身份地位,计较这个没意义。

    什么都改变不了?。

    不如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昌顺号。

    程丹若找到程正,言简意赅地告诉他,此事已了?,但可一不可再,以前干过违法的事,把屁股擦干净——为避免这群人误会,特地点明,是让你们?该抚恤的,就?不要吝啬钱财,该安顿的苦主,要给人一条活路。

    之后?,若敢干犯法的事,别怪她?杀鸡儆猴。

    程正再三发誓,他们?没干过特别违法乱纪的,也就?送送礼,搞一下?竞争对手什么的。

    程丹若没说信不信,左右不知?节制,吃得太肥,就?早点被下?刀子,懂得克制,还能活得久一点。

    这道理都不明白?,他们?就?是咎由自取。

    让她?发愁的,是另一件事。

    ——金玉楼的请求不好办。

    他愿意出卖毛巡抚,委身于郭布政使,帮忙挑拨递刀,不是无偿的。昌顺号试图用钱,可他不要,唯一的要求是请他们?替一个女?子赎身,并给她?治病。

    她?叫翠娘,是一个妓子,今年二十五岁,却落了?一身的病。

    给她?赎身倒是不难,昌顺号出了?五十两银子,就?拿到了?她?的身契。可她?的病却非常难治。

    肢体上?长?有红色毒疮,甚至蔓延到面部,筋骨疼痛,神情痴呆。

    太原的大夫看了?,说是湿热之毒所致,开了?清热解毒的方子,却毫无效果?。

    但这不是昌顺号找的大夫不好,实则是这种病是外来?的。

    假如在广东一带,或许还有人知?道叫“杨梅疮”,可在大同?这样?的地方,大夫们?的知?识从未涉及过。

    是的,这就?是梅毒。

    在此之前,历史上?有的花柳病是淋病和软下?疳,人们?对其认知?不足,甚至不知?道是脏病,是因为不可描述传播的,还以为是男人精气太盛,或是酒色过度导致的疾病。

    而梅毒是自沿海一带传入,完全是从西方带来?的,要在大规模爆发之后?才?弄明白?传播的途径。

    崔娘曾是太原颇有名气的妓子,时常伺候外来?的富商,大概率因此得病。而大同?的大夫,从未见过此病,要医治谈何容易?

    第239章救救她

    程丹若想了很久,让人把翠娘带来大同,安置在?一座隐蔽的院中。

    为避免被人发现他们和?金玉楼的关系,从而猜到这次的事?情,是他们在?幕后?策划而成,她留了个心眼,做普通打扮,马车在?酒楼换了一辆,这才去往目的地。

    院子?很隐蔽,里头除了昌顺号派来的仆妇,只有一个小丫头在?提水。

    程丹若在?卧房见到了翠娘。

    她躲在?帐子?后?面,脸上都是可?怕的毒疮。

    程丹若打开药箱,放好引枕:“手放上来,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治不好的。”翠娘抓着脸上的面纱,绝望道,“算了吧。”

    程丹若温言道:“没关系,我见过你?这样的病,别怕,我们先诊诊脉。”

    她言语温和?,眼神并无厌恶,翠娘慢慢放松下来,把手放到引枕上。

    脉弦滑,舌苔黄腻,身?体有杨梅疹,尿短赤,是典型的梅毒症状。大夫诊断为湿热也没有错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