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妻薄情 第280节

第(2/3)节
还做生意呢。”

    于美娘似懂非懂,但十分担心:“他会不会认出我们?”

    “怎么会?”彭万年浑不在意的说?,“我知道?那些贵人们,他们最多只记得身边伺候的,我这样的人,就算在他们身边路过上百次,他们也不会记得。”

    顿了一顿,又笑,“再说?,大同这么大,哪有这么巧遇见了?”

    于美娘这才安心,同意去山西。

    二月底,启程出发,一路走一路打听,听说?了不少新鲜事。

    于美娘最在意的莫过于羊毛衣:“等安顿下来,我也去弄些毛线织,给石头挣点束脩。”

    石头脑袋圆圆的,闻言懂事地说?:“娘,我不读书,我跟爹种地。”

    “傻儿子。”彭万年摸着他圆滚滚的脑袋,“你要读书认字,这样才有出息。”

    他们夫妻在此达成共识,便有意打听大同府什?么地方的义学比较好?。

    彭万年舍了一肉包子给路边的货郎,他就好?心提点:“大同的义学不多,一般不收流民,不过嘛……”

    他看着高壮的彭万年,认为应该多多交好?,便说?:“我给你指条明路,我大姐嫁到了小河村,他们那儿有个?义学,不收束脩,是小河村的人就能?念,是知府夫人出钱开的。”

    彭万年心头一动,又塞过去半包腊肉:“兄弟,能?仔细说?说?不?”

    “嘿,上路。”货郎抓块腊肉塞进嘴里,咀嚼片刻,才说?,“不过,你们就这么去小河村,人家可?能?不收,不如去旁边的槐花村。那边荒田多,现在指不定肯收人,只要出一点钱,就能?去小河村的义学。”

    彭万年又打听了流民怎么入籍,问清楚槐花村的位置,心里慢慢有了主意。

    他们直接进城,第二天?,彭万年就塞钱给衙役,进了府衙。

    流民入籍有两?种办法,一个?是获取本地里长的认可?,先安顿下来,户房的人会定期走访下头的乡里,到时候再登记入籍。

    另一个?是在城门?口的登记点,胥吏登记后就会拉走,至于被分配到什?么地方,就完全看运气了。

    每天?登记的村子是不一样的。

    彭万年为了石头读书的事,并不想碰运气,打算去府衙试试。

    衙役收了辛苦费,没为难他,指了去户房的路。

    彭万年又向他打听:“我是来投亲的,不知道?能?不能?……”

    衙役会意地笑笑:“你运气不错,今天?负责的是郑户书,他比较好?说?话?。”

    彭万年懂了,这就意味着可?以塞钱解决。

    他谢过提点的衙役,小心翼翼地进入户房。

    郑户书抬起头,皱眉道?:“什?么人?”

    “大人,”彭万年弯低腰,尽量让自己的体型看起来没有太?多威胁,“我是从河南投亲的。”

    郑户书不耐烦地说?:“衙门?不负责找人。”

    彭万年适时塞去一角银子:“不找人不找人,我们知道?他在哪儿,就是听说?现在能?入籍,就想……”

    他吞吞吐吐地示意。

    郑户书可?不笨,飞快拢走银子:“你们亲戚是在哪……”

    话?音未落,彭万年就听见背后传来脚步声?。

    而郑户书忙不迭起身:“府台大人。”

    糟糕。

    彭万年心头一沉,不敢抬头,只以余光扫过。

    他认出了谢玄英,于是愈发恭敬和惶恐,直接跪下:“知府大人。”他的额头紧紧贴着地面,唯恐被发现异常。

    毕竟,他的头发才长出不少,虽然戴了帽子,可?保不准会让这位公子眼熟。

    不能?功亏一篑。彭万年忍住惊惧,身形微微发抖。

    谢玄英却径直路过了他,随手拿起前些日子登记的流民,问:“多少人了?”

    郑户书道?:“三千多个?了。”

    “不错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