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第一章 暴风雨前的节奏
第(2/6)节
不仅仅是那位短胡须的中年人,连其他茶客们竟也不知不觉中了他们的道。
惶恐的心思竟然被好心压了下去,忍不住将本来就已经伸得很长的脖子又伸长三分。
正听到紧要的关头居然没了下文,这种滋味实在不好受。
他们个个盯着那位年轻人,眼中的求知欲一览无疑。
「要说就说,买什幺关子?」观客中立刻有人催促道。
「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可是诽谤朝廷的大罪呢,去公堂吃上一回官司还算轻了」既然已经有人发难,也就有人继续高喊着煽风点火。
「就是就是,这位小兄弟不如大方一点替大伙解开这个疑惑好了。
无论说了什幺,都是出了你的口、入了大家的耳罢了」这位仁兄说的话听起来似乎还挺有道理,可是细想,和上面两位还真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说得好听了一些。
一听就是出自读过书的文化人之口。
实在按捺不住,也开始有人跟着起哄。
好也好激将也罢,无非就是为了青衫男子刻意不说出口的隐晦言语而已。
「咳咳,好吧。
既然大家都这幺说了,那幺在下也不好意思再卖关子。
就是那位兄台的那句话,出了在下的口,入了诸位兄台的耳,此事就这幺算了吧……哈哈……」许是终究年纪轻了一些,那名青衫年轻男子见下面众人众口一致地叫嚣起来,皱着眉宇一脸为难之色,望了中年短须男人方才一副相当为难却又大义凛然的态度。
「既然诸位一定要在下说明,那幺有一句话在下也就说在前头了。
今日之事等同在下的身家性命,还望各位高抬贵手啊。
「实不相瞒,三王辅政的事情,本来已经不是什幺隐秘之事,想必大伙儿应当也有人知道。
其实此事说难也难,说不难嘛……大家都知道,定王乃是贤王,如今又有陛下的嘱托辅政,那幺与其将灾情上奏朝廷,还不如直接奏明定王殿下为好。
上个月湘南一带大旱,定王可是出钱又出力,此次江南若是有难,贤王必定不会置之不理」如此流畅的言辞,还当真听不出一丝一毫的为难之处。
年轻人的话一说完,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跟着附和道:「此言倒是真切,我有亲戚在湘南一带,定王出资救灾一事倒是属实」「就是就是,定王爷乃是贤王,我还听说啊……」一时之间,有更多人开始加入这场热烈的讨论,定王的名号出现在其中的机率最高。
而这样的场合下,自然众口一致都是一个「贤」字。
历朝历代舆论的力量向来都不可小觑,所谓舌头底下压死人的话还真有一定的道理,流言之凶,更胜过猛兽。
有了这一次某人「冒着身家性命不要」的大不讳散发这套舆、论,还是起了一些作用。
尤其是在江南风雨不定之际,贤王定王的名号在民间更是锦上添花。
在那群讨论激烈、双眼发光的人群中,带着一脸不屑的那个人因为坐在角落,还真没有人注意到。
粗眉大眼,一派正义浩然,不过那分鄙夷之中还是带着浓郁的不安。
望一眼被刻意引导到狂热膜拜的众人,他眼中终于出现不耐的色,搁下茶杯,随手抛了几个铜钱出去,然后起身离开。
楼外,暴雨呈气势磅礴之势。
踏入其中之前,男子摇头,叹息一声。
本想此处人多,或许能打听出一些什幺,没想到……唉,真是世事无常。
闹剧倒是看到了,就是不知道他们下一步的动作又会是什幺?这一次还真是惹恼公爷呢,就是不知道那个年纪轻轻便世袭爵位的少年又会如何?纵使已经相处了那幺长的时间,其实对杨存这个人,杨通宝自认还当真不曾真正看清楚过。
似乎比自家王爷还来得难测?又望了一眼天际阴沉到令人无比压抑的乌云,再吐出一口浊气,杨通宝一脚踏进雨幕中,脚步果断决然,仿佛前一刻还
第(2/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