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风云录】(1)
第(5/6)节
心里一直藏着事情,你不愿意说,但我知道你心里的事情对你一定很重要」知我者义父,我心中的事情逃不过他的眼睛,我动动嘴唇,心中默然还是没有开口。
「是该告诉你当年的一些事情了……」「我和佩蘅当时只是路过那里,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身上浑身是血,从那么高的山上掉下来,我以为你死了,是佩蘅掐你的人中,你才喘回了气,从那时候,我就知道你这孩子命硬……」义父不紧不慢的开始回忆起我的事情来。
张佩蘅是袁世凯的义女,段祺瑞原配过世的早,为了拉拢他也是为了联姻,1910年袁世凯被闲赋在家的时候,将她许给了段祺瑞。
1915年,袁世凯称帝,段祺瑞劝说他不成反被解职,张佩蘅也是大义之人,二人遂回老家华阴探亲躲避牵隔。
华阴地处西安市东南,其东临潼关,南接秦岭,是旧时弘农郡所在地,辖内更有华山观,可谓是古来就很出名。
张佩蘅原是晚清陕西巡抚之女,老家即为华阴县人。
「当时你才这么高……」义父说着又比划了下,接着道,「可能只有六岁或者七岁,不过具体多大恐怕只有你的生身父母才能说的清楚了……也多亏了你碰到了现在的母亲,因为佩蘅不能生,所以就把你抱着收养了,要是当时换作别的人,你可能就没命了」「要不是义母待儿如同生母,儿也不会有今日」「你碰到了佩蘅,这是你的命数,所以才给你起了名——段启生」启生,由死回生,这名字不言而喻,「义父义母是我的再造父母,儿定会终生铭记在心」我说着双膝已经跪了下去。
「你起来,听我说。
捡到你的地方是华山脚下的风雷镇,那天是晚上,山上火光冲天,想来定是你家里遭到了什么变故已经过去十六年了,那天因为急着赶路,除了救活你也做不了更多的事情,我能记住的也只有这些了,不过这些信息对你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风雷镇,第一次从义父嘴里说出,这个地名即模糊而又仿佛清晰。
我不禁感激的道,「多谢义父,让我知道了我的根在哪里」「以你当时的年记,对那晚的情形应该是有些记忆的,你一直不愿意说,应该不是什么开心的事情,想必你今生今世都忘不掉吧」义父的一席话,让我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压抑,不禁哭出声来道,「孩儿敬重义父义母,但也为生身父母不平,孩儿一直都想回去调查清楚当时的情况,如果他们是遭歹人所害,儿定要为他们讨回公道」「古人云,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好男儿要有血性,这一点义父支持你,不过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事情恐怕已经无从查起。
就算你查到了什么,你的仇人还在不在?或者他的势力可能会很强大,这些都不是你能把握的,你要想清楚了」「孩儿不怕,就算最后是死,这也是我的命」「你意已决,我也不便多说,不过……你要记住,遇事一定要冷静,切不可冲动」「义父的教诲,孩儿会记在心上的」「你在陆军学堂的本事就很大,你的命硬,运气应该也不会太坏」说完义父再次示意老赵,将他的手枪取来递给了我。
「义父,这是跟随你多年的手枪,对你来说意义重大,我不能要啊,还是留着给您防身吧」说完我又手捧着枪递了回去,不过却被义父不容反对的用双手推了回来,「枪乃身外之物,从现在开始,它对你有用对我没用了,你就当做是我最后能给你的了吧」「启生你就收下吧,关键时刻它能救你。
而且老爷说的对,他现在没枪比有枪更安全,这个道理你还不懂吗……」他们说的确实有道理,以义父现在的情况,只要自己不生事端,安享晚年定不会有问题,义父也是叱咤过风云的人物,他年后说不定还能够举行国葬,想通了这些,我也不好在拒绝,便弯腰收下了。
「记得走之前去见一见你的母亲,她很不舍得你走……」看得出来义父也很不舍,但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还是决然的转身进了卧房。
至此一别,以后应该再也见不到义父了,我对着卧室的门口恭敬的磕了三个响头,才站起来离开。
第(5/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