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444)
第(6/9)节
“陕西为阵亡将士祭灵已是出自你的体己,如今又要用私产输边,不怕人给你安个‘图谋不轨’的罪名?”刘瑾伸出手掌在丁寿颈间轻轻一划。
“所以才要您老给想个名目啊。
”丁寿摊手道。
“甭费事了,前番各省府库钱粮输京,太仓内充裕许多,这点银子还出得起,回头让户部支用太仓银三十万两,太仆寺再出十万马价银,该是够文贵折腾了。
”呦呵,张口就能出三十万两太仓银,老太监如今真是财大气粗啦,和小皇帝大婚之时捉襟见肘的状况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刘瑾不知丁寿脑子里已不着四六又想了一堆旁的,反语重心长道:“你为陛下修建豹房,传出去无非是多一个佞臣近幸之名,无足挂齿,可其他逾矩之事,心中也该有个分寸,便是与天子私交再笃,亦要谨守人臣本分,勿要轻越雷池一步。
”丁寿垂手称是,心中却不以为然。
“好了,你也不要多想,西北之行总得来说还算不错,陛下也很满意,提了几次褒奖之事,咱家估摸着,银子你也不缺,该给你弄个爵位光耀门楣啦。
”刘瑾拍着丁寿肩头笑道。
丁寿也笑了,“小子蒙陛下和公公看重,心愿已足,也不在意什么封官赐爵,心中只想多多报效朝廷。
”“在咱家面前不必说这些虚头,既不想要官爵,不妨将你想要的说出来,咱家替你谋划。
”就等您老这句话了,丁寿立即将自己心意说出。
“你想带兵?”刘瑾变了脸色。
丁寿不察,慨声道:“是,此次西行,小子也算见识了蒙古兵锋,鞑虏肆虐边地,荼毒百姓,多少将士血洒疆场,多少孤寡望门悲声,北虏不除,朝廷难安,小子心中更难自安。
”“故而小子想统率精兵,北伐大漠,扫穴犁庭,建不世之……”“不成。
”刘瑾冷言打断慷慨激昂的丁寿。
“公公?”丁寿不解。
“旁的事或还依你,这件事万万不能。
”刘瑾眼皮夹了丁寿一眼,摇头道:“你不是这块料。
”“小子此番也与鞑虏交锋数回,颇有斩获……”“可损失也同样不小,与你同行的锦衣卫如今还有几人?”刘瑾一句话噎得丁寿哑口无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绝非儿戏,朝中领兵军将不是将门子弟,世代簪缨,便是起于行伍,百战余生,如此履历,历年阵殁之人仍不知凡几,才汝栗于地方时堪称能臣,一时不慎,饮恨疆场,哼,武功再高,在万马千军中不过是个多费几箭的活靶子,咱家不能看着你去寻死。
”“小子并非只求斩将夺旗的无智莽夫,宣大之战,鞑子还不是损兵折将!”丁寿争辩道。
“可鞑子西路军依旧全身而退,况此战依仗的是四镇强军,镇巡官居中调度,你莫以为仰仗天威发出几道手令,便自觉可统率千军?咱家不能将万千将士的性命交给你个军中雏儿!”“那曹雄贪生怕死,逡巡不前,您老还不是将陕西重镇交给了他!”丁寿心中不忿,口不择言:“才总制英灵末远,您老于心何忍?”“放肆!”刘瑾拍案怒喝,“你还敢提才宽?好,那咱家问你,鞑虏驻牧柳条川,你侦得敌讯后为何不再遣人核勘,鞑虏作何应对你可知晓?兵者诡道,战场之势瞬息万变,单凭一腔血气贸然出征捣巢本就是不智之举,依咱家看,大沙窝之战,才宽贪功冒进,临战失机,曹雄拥兵畏葸不前,寿哥儿你敌情不察,轻率大意,丧师之罪你三人各居其一!”负手踱到丁寿身前,刘瑾冷笑:“你道咱家将这罪名都推倒已是死人的才宽身上是为何?为了收买陕西人心?嗤,那几个官儿也值当咱家如此费心?还不是为了哥儿你,我的丁大人!”刘瑾干枯的手掌轻拍着丁寿脸颊,“为了让你有个百战百胜的光彩名头,咱家在万岁爷那里只陈功不言过,只好委屈死人了,这份苦心你晓不晓得!”一盆盆凉水兜头泼下,丁寿被浇了个通透,俯身跪倒,以额触地,
第(6/9)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