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印传奇纯爱版(25)
第(6/13)节
后者吐着烟圈儿,笑而不答,倒是另一个呆逼接了茬:「鸡巴平海哪个项目陈家哥几个没掺一脚啊,姓韩的又不是傻逼!」或许他说得对,我晃晃脑袋,感觉是时候放放水了。
********************今年秋季似乎特别短,三十号晚上气温下降的厉害,仿佛一下入了冬。
迷笛在北京雕塑公园,门票十块钱,但我没去。
至于为什么不去我也说不好。
陈瑶、大波和乐队的几个都过去了。
据说十月四号还行,废墟、沙子和痛仰轮番登场,可以说高潮频频。
可就这个晚上,八宝山派出所接到扰民举报,接连出了两次警。
演出暂停倒是其次,最关键的后果是接下来两天的演出大面积缩水,直接下午七点钟收摊,害得一干人等只好在无名高地打了两天地铺。
以上信息当然来自我女朋友的现场连线,她甚至情绪低落的数落了我快两个时辰,说这么浪漫的事儿,被我错过了。
一连几天,母亲都没来电话,有时我也想打过去,却总也摁不下那油乎乎的拨号键。
七号早上,天空阴郁的可怕,灰蒙蒙地,不一会就落起了小雨。
吃完饭,实在没忍住,跟老贺打个招呼,我又窜回了平海。
然而刚出站口,没有任何征兆地,我就看到了马路边的毕加索。
母亲当然也看到了我。
一如以往,她俏生生地站着,撑一把小伞,见我出来便招了招手。
她似乎叫了声林林,也或许没有,这种事情我可说不好。
很小的时候,我十分迷恋天空中的某些事物,比如风筝,比如浮在半空里的气球。
以至于大多数时候,我认为自己瞬间能膨胀成一只氢气球,时不时地,就会打地面冉冉升起,轻飘飘,热烘烘。
正如此刻。
似乎直到进了小区母亲才想起陈瑶,她问我咋一个人回来了。
说这话时,她撇过脸来,嘴角总算荡开一抹柔和的弧度。
大概是没怎么化妆,母亲脸色有些苍白,右眼坡甚至略显浮肿,只有涂了裸色唇膏的双唇亮晶晶的,生动依旧。
她畅怀穿了件长款米色风衣,难得地扎了个马尾——潦草,却一如记忆中那样一丝不苟,你能看到光洁的额头上方因紧绷而发白的头皮。
然而说不上为什么,这种紧绷让我没由来地心生警惕,一时竟无言以对。
「咋了?」母亲找着车位,也不看我:「吵架了?」「哪能啊」我下意识地揉揉眼,从鼻孔里响亮地喷出一口气。
母亲嗯了声,也没细问。
甚至她有没有「嗯」我都说不好。
这让我颇感意外,准备好的长篇说辞瞬间变得荒唐可笑。
直到熄了火,她才扭脸冲我笑了笑。
已近正午,天终于放晴,蟹黄般黏稠的阳光透过茶色玻璃变成了淡寡的鱼肚白。
在这种皱巴巴的、如同被水浸泡过的光线中,连母亲的笑都变得淡寡起来。
于是唇瓣上仅有的那抹亮色也透出了几分暗淡。
其实这一路上,我俩的话也不多,直至我挺挺脊梁,硬着头皮,问了声「咋了」。
「没咋,」母亲拢拢耳畔并不存在的发丝,甚至又笑了笑:「你说说你,回来就回来,下个雨连伞也不带」这么说着,她剜了我一眼。
我俩到家时,父亲正躺在客厅沙发上,电视里是新闻联播。
母亲一声不吭地换好鞋,继续一声不吭地回了卧室,整个过程眼帘低垂、目不斜视。
兴许是喝了点酒,好半晌父亲才反应过来,他从沙发上弹起,像只大虾蹦出了油锅。
随后他看了看悄然闭合的门(倒「福」的短穗尚在兀自抖动),又看了看找。
我迅速移开了目光,但刚换完拖鞋,我还是朝倒「福」走去。
第(6/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