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10章 自爆了

第(3/6)节


    而且已经被逼到墙角的教改,怎么一下子就成了两方对峙,不站队都不行的地步?

    是的,这事儿就不能细想!

    教改,是宁王提出来的,宁王被羁押之后,加上王应鳞等人被打压出朝堂。已经是半死不活。

    明面儿上只有王曹二人还在苦苦支撑,朝中有一部分的新锐派臣子,可也还没露头,还有一部分中立的臣子。属于看热闹,两边都不帮的情况。

    现在好了,之前他们都没想过,要和旧党对着干的有这么多人,这么大的一股势力!

    你说能不慌吗?

    立马找上张简之,“相爷,大事不妙!好事事得其反了!”

    张简之却是一点不担心,又把董学臣嘲讽了一顿,“慌什么?张世杰和江钲不还没站队吗!?宁王不还在宗正寺关着呢吗?只要军方不参与那便是高枕无忧!”

    “现在的局面,反而是好事,本只想引出6陈二人,现在好了,都跳出来了。一并收拾便是!”

    董学臣挺大岁数,被张简之训儿子似的又训了一顿,心里这个憋屈啊可是一想是这么回事儿哈。

    现在只能是寄希望于吕洪生了。

    吕洪生倒是极其兴奋的

    王仲王和曹庆熏,连番折辱,他忍了忍常人所不能忍!

    那股怨气在胸中越积越浓,越积越重!他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现在多好?那么多人那么多蚂蚁

    吕洪生在等等他准备好一切手段,便会好好享用那个蚁巢

    一恍,两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朝堂之上似乎很平静

    新旧之争亦无波澜。倒是民间颇为热闹。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个大瓜。

    先是沈福海,这位大商家有的是钱!

    他要接手蒸汽机,要办民学。可是舍得花钱,先是在新崖山最繁华的地段选址,初创小学,与技工学堂。

    此事闹的沸沸扬扬,还成就了一批“拆迁户”

    随后又传出王应鳞和王五郎,将分别出任小学和技工学堂的山长。

    两所民办学堂的教谕阵容也是豪华无比!小学这边有谢叠山、文天祥。技工学堂那边有赵友钦、邓牧、王祯、亦思马因和阿老。

    又过了几天,学堂还未修缮完毕,沈福海又开始被民学招揽生源,两所学校,第一批学生,就过了千数!而且

    而且沈大德是真有钱!因为免费!!

    所有在技工学堂和小学上学的学子,一律免费!!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闻讯而来的百姓差点没把报名处的大门挤塌。

    亲自主持招生的王应鳞和王五郎,本来还有些愁,人太多了,几乎所有新崖山百姓家的适龄幼童都来了,甚至周边的几座汉人城池,包括殷人城池的百姓听了消息,跋涉几百里都孩子送到这来。

    更有甚者,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应招者也不是没有!

    可是只有一千多的名额,注定是要有一部份家庭要失望而归的。两人每天干的最多的,不是挑选学生,而是不得不把一些孩子拒之门外!

    但是没想到,这事被6相公和陈老爷知道了,差点没杀过来宰了王应鳞和王五郎!

    傻不傻啊你们!?

    收!!来了就收!只要想上学那就收!

    收多了不要紧,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行就让沈福海出钱,再建分院!

    他要是没钱了?致知院不是有吗?特么亦思马因、阿老那帮人吃了宁王那么多,给我吐出来点!!

    要是还不够那原定五十人一个教舍,你给我塞一百个!!

    原定一个教谕管一个班,现在你给我管五个!

    总之,不管是汉人、殷人、蒙人还是东瀛人!只要想来学。你就给我收!能造多大的声势就造多大的声势!

    特么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啊!你俩敢给我往出赶?傻不傻?

    两位相公也算看明白了,突然现


第(3/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