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5章 大宋致知院

第(2/3)节
来的扎马鲁丁,是个波斯人。把波斯和阿拉伯的天文立法学带到了中原,忽必烈亲封子爵。

    为了他,还专门设立了司天台,也就是元朝的天文机构。

    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回回人,创回回砲,并将中原的榫卯结构与阿拉伯的齿轮机括相结合,制作出可以拆组的新式回回砲。

    二人皆有爵位、也都有官职。

    孙拱,北地汉人,一个父子两辈设计铠甲的匠人。被忽必烈封爵重用,因为读过书,甚至还做到了监察御史。

    连赵友钦、黄道婆这样厌恶元人,内心疏离的汉人,忽必烈也是不记前嫌地保定,极尽尊重,希望他们用自己的能力为元朝效命。

    你说,这样的朝廷,哪个匠人不愿意跟着他干吧?

    所以说,元朝别看国祚不足百年,可是在农业、机械、军械、火器等各方面的的贡献,却一点也不比别的朝代少,甚至大大出。

    根源就在于,从来不被汉人重视的匠人阶层,得到的足够的利益和重视。

    好的东西就得学,这对一个穿越者来说,没有任何障碍。

    而且,赵维更没有在场其他人那种固有思维的负担。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赵维把人家欺负的太惨了,现在再想说好话,给好处,是不是有点晚啊?

    尤其是那个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现在急需人家造回回砲,可是怎么造?刀架脖子上硬造?

    对此,赵维也知道现在说好话没用。

    不过,他也没打算说好话,不然也不会这么把人弄过来了。

    当然,也没想过用刀逼着。

    对马二爷低语几句,二爷就带着人出去了。

    赵维往台阶上一坐,“我就不说什么抱歉,也不说什么杀鸡敬候的话了。”

    “五年!”赵维伸出一个巴掌,“你们在这钓鱼城呆满五年,之后不管怎么样,想去哪去哪。我不拦着,在场的宋人也不会拦着。”

    众人一听,渐渐静了下来,显然在思考赵维的话。

    有人不愤道:“凭什么?凭什么你让我们呆五年,我们就要呆五年?”

    赵维一笑,“因为你没的选,要么回地窖里窝着去,要么答应我!每天还能见个太阳,散个步。”

    “......”

    “......”

    场中匠人都沉默了,毕竟谁也不想回到那个又湿又潮的地窖里去。

    阿老瓦丁冷眼看着赵维,“条件呢?留我们五年,这五年总不能什么也不要求我们做吧?”

    他看的还是很通透的,赵维把他们绑来,无非就是看中了他们的一技之长。说白了,这五年就是替他卖命。

    可是,阿老瓦丁没想到,赵维的回答居然是,“还真就不要求你们做任何事!”

    “你只要老老实实在城里呆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想干什么,也没人逼你干。”

    “当然,愿意给大宋帮忙更好,而且很欢迎,酬劳更是你想像不到的多。”

    “可即便心系大元,不想帮大宋打大元,我也理解。一日三餐我供着,想干什么干什么,娶媳妇生娃我都不管,只要呆足五年!”

    此言一出,别说是那些匠人,连文天祥等人都是心头一惊,暗骂赵维会不会聊天?

    这话说出来,谁还愿意帮咱们?

    果然,阿老瓦丁眉头一挑,“你说话算数?”

    赵维乐了,“我堂堂大宋宁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岂有说话不算数的道理?”

    大伙一听,更没人愿意回地窖了。纷纷表示愿意答应赵维,在钓鱼城呆五年。

    只不过,除了少数几个大马士革铁匠之外,很少有人愿意为大宋做事。

    原因很多,有气愤赵维的,也有衷心大元的。还有的是心里有小九九,他们觉得一个小小的钓鱼城撑不了多久,元军早晚打过来。

    到时,他们为大宋出过力,即使不被责罚,也会有麻烦。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