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8章 回来了回来了

第(2/3)节
符合爷的人设啊?

    登时挽起袖摆,猛的眼珠子一立。

    “我让你......”

    刚要冲上去捶人,结果城门外突现一辆官车,离的老远便有尖声传唱。

    “蒙古大汗诏喻,谢枋得...赵维听旨~~~!”

    所有人都是一怔,赵维也是生生止住去势,目光落于官车之上。

    只见车驾缓缓而前,于队前停住。

    一个四十来岁,下巴没毛儿,碧绿眼珠的“洋太监”自车上擎旨而下。

    “谢枋得,赵维听旨!”

    “......”

    “......”

    赵维和刚从车上下来的谢叠山对视一眼,赶紧长揖下拜,做迎旨状。

    只是那洋太监一看,却是微微皱眉。

    无它,元朝礼节,臣见君,或聆听君喻,是要跪的。这也是后世对古人见皇帝要跪着,这种错觉的源头。

    其实,膝盖软就是打元朝开始的,之前的华夏可没这一说。

    汉唐时期,臣子见君不说平起平坐吧,那也是坐着和领导说话。

    到了宋朝,赵匡胤不讲究,上朝之前让太监把臣子的椅子偷着撤了。所以从那时起,就是站着汇报工作了。

    只有到了元朝开始,臣子在君王面前彻底失去了尊严。见面要跪,听旨要跪,光跪还不行,还得磕头,恨不得皇帝放个屁都得磕头谢恩。

    此时,洋太监嫌弃地瞪了二人一眼,心说,真不识礼数。

    然而为了彰显大元皇帝的胸怀,加之二人初来乍到,也确实不懂元礼,所以洋太监也不好多说什么。

    高声唱旨,大意就和忽必烈在大宁宫中议出来的结果一样。

    谢枋得弃暗投明,其心可嘉,留大都听用。

    赵维可做旧宋表率,封宁国侯,赐同仪驾班、侯爵府宅。

    赵维一听,几个意思?宁国侯?这可比他那个残宋宁王值钱多了哈。

    接了旨,谢了恩,赵维眼飘忽,似乎若有所想。

    凑到洋太监身边,翻手塞过去一个大金饼子。

    “敢问大监....贵姓?听口音不像本地人啊!”

    洋太监挑眉,心说,礼数不懂,倒还挺上道儿的嘛!

    不着痕迹地把钱一收,本着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原则。

    “免贵,阿丹.艾迪勒,来自麦加。”

    “哦。”赵维恍然,“原来是阿丹大官。”

    洋太监一笑,“不敢当!宁国侯可称呼我为艾迪勒。”

    “那怎么行?”赵维不依,“在我们华夏人眼里,直称别人之名乃是不敬!”

    阿丹艾迪勒无语,“艾迪勒才是阿丹的父姓。”

    “呃。”赵维大窘,没文化是挺可怕的,拍马屁都拍不正。

    阿丹.艾迪勒懒得和他费唾沫,“宁国侯有何事,不妨直说。”

    赵维一听,登时一副局促之相的搓着手。

    “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想请问艾迪勒大官,这个这个...这个宁国侯就是个摆设吧?我以后是不是得收敛点?”

    艾迪勒皱眉,“侯爷这是什么话?我大元的王侯个个都是宝贝,受皇恩隆幸,怎么会是摆设?”

    赵维苦脸,“我...我跟别人不一样,我不是......”左右看看,“我不是降过来的嘛,还姓赵!”

    艾迪勒无语,“奉劝侯爷,不要把旧宋腐朽的思想带到大元来。我大元赏罚分明,没有那么多讲究。”

    “哦。”赵维那股谄媚劲儿渐渐僵住,“这么说,这是个真侯爷?”

    “是!”

    “爵位还不小?”

    “不小!”

    “地位很尊贵吧?”

    “是!”

    “大都比我厉害的一抓一大把吧?”

    “不多。”

    “真不多?”

    艾迪勒被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