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穿到七零,我嫁全村最有钱的男人 第151节

第(3/4)节
有问题不合适干。”

    周淮南说不失望是假的,说不憋屈也是假的。他先把章少华摁回去,然后自己站起来一脸淡然的说,声音很平静,没有章少华那么激动和气愤。

    除了首长们和王部长,罗永浩外,在场的团长们虽然都很安静,但是心里其实也是和周淮南一样的想法,也觉得王部长卡着人家家属随军确实过了。

    换了是他们的话,他们也一样生气。

    一次两次三次就算了,结果次次都不批准,难怪人家周淮南一怒为媳妇。

    而且,人家周团长也没说错,家属的亲人也没杀人放火,更不是敌特和敌人,就是一个老师而已。那点子事情谁心里不清楚?!当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王部长一脑门子的汗,不敢和周淮南对视,会议室里无比的安静。

    第260章新来两个男女知青

    罗晚意还不知道发生在队伍里的事情,还不知道因为她随军的问题,一些人正在进行一场争辩较劲。

    因为,生产队突然间又来了两个知青,这两个知青和秋收前的董明,陈小伟,白丽丽,李云,关明明竟然不是同一批,而且还晚来了这么久。

    这两个人竟然会在这个节骨点才下乡来,也是让很特别的了,不过大家都猜测他们俩是有关系的。

    来的是一男一女,一个叫冯中华,一个叫刘飞飞,一个二十二岁,一个二十岁,听说是顶替了家里的弟弟妹妹们下乡的。

    顶替底下的弟弟妹妹们下乡这样的事情不要太多,一点也不奇怪了。所以,大家心里都是很同意这两个人的。也许他们俩争取了很久,才不得不下乡的,所以这个时候才来也不算意外了。

    冯中华和刘飞飞俩人都是从木圭省过来的,普通话都说得不太标准,但是两个人都十分的有礼貌和谦虚。

    而且据说,他们来到了知青点后,不仅服从大家对他们俩的分配,对住的地方和条件完全没有意见。因为他们俩主动的说了,他们家里的条件也和这里差不多,而且他们省那边比较穷和落后,觉得这边的条件已经很不错了。

    冯中华和刘飞飞这样的表现和态度,经过了知青点的老知青们观察了好几天后,接纳他们俩比接纳董明,陈小伟,白丽丽,李云,关明明他们还要快,而且也愿意对他们两个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关键是,冯中华和刘飞飞很识趣也很会做人,得到了老知青们的指点后也不顺着杆子往上爬,别人说完了之后,他们就愿意听从并且按照说的去做事了。

    这两个知青的动作也很快,只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迅速的买了三个罐子回来,一个煮饭,一个做菜,一个烧水。

    而且,两个人都带有暖水壶和脸盆,然后只需要在生产队拿钱票换了一个大木桶和两个小木桶,一个用来存水,一个用来挑水洗菜。解决完了用水的问题后,他们又二话不说迫不及待的上山去捡柴火了。

    趁着现在雪刚下来,还不太大的时候,他们得赶紧把能捡的柴火都给捡回来。

    不然的话,就只能用人家老知青的柴火了,用几次还行,用多了那是不行的。

    冯中华和刘飞飞勤快的从早上起床后就去找柴一直到中午做午饭的时间才回来。吃完了午饭又马上出去捡柴火了,他们两个一连捡了几天,才勉强捡够了半个月的柴火。

    就算他们愿意继续捡下来,现在也来不及了,天越来越冷,雪也越下越大了,再捡也捡不到什么了。

    最后,还是老知青们给了冯中华和刘飞飞建议,让他们花钱票和生产队里的一些人家匀点柴火先把冬过了。

    并且,还是史爱党和李远志热心的领着他们俩进生产队买柴火的。

    李远志见冯中华和刘飞飞上道,人又好相处,还偷偷的告诉了他们,可以花钱票和生产队的社员,或者生产队买粮。

    冯中华和刘飞飞自然十分的感激,也听话的花钱票买了一个月左右的粮食,再加上生产队发的五个月的口粮,他们至少半年不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