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3.宇宙来客

第(1/2)节
    “如果真的如你所说,听上去有点像惊恐发作。”姚亦华说完,很快转折,“不过……”

    她坚持在下结论之前,要先进行当面的检查。惊恐发作的许多症状,严重的躯体疾病也会有。若想确诊,首先需要排除患者没有罹患其他躯体疾病。

    哪怕真的是惊恐发作,也不是随随便便开个药,吃完就一了百了万事大吉。毕竟惊恐症,如同所有精神障碍,往往无法根治,缠缠绵绵无绝期。

    且对惊恐发作,药物治疗之余,常常心理治疗并行。至于是暴露疗法还是认知行为治疗,须得因人而异。

    总而言之,姚亦华说,如果不能亲眼见到周知彦口中的那位“潜在病患”,她不能做诊断。

    做不做诊断,周知彦没那么在意。追根溯源是很重要,解决当下的问题显然更为紧迫。

    “那你能开点药吗?镇静类的、安眠类的,都可以。”

    刚才说的一连串,仿佛白说了。

    姚亦华张了张嘴,半天不知道如何继续,颇无奈:“药是能随便吃的吗?惊恐发作的病因现在都没人敢断言,你说得倒轻巧。处方药为什么是处方药,就是因为存在潜在的不良影响。更何况精神药物本就受管制,我要是今天随便给你开了,就是不负责任好吗?”

    不给周知彦接话的机会,她接着说:“巴比妥类、苯二氮?类,这些常见的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都有成瘾的风险。一旦产生依赖,突然停药,后果更严重。戒断反应导致的惊恐发作,我也不是没见过。”

    “贸然把她带过来,也有风险。”周知彦说。

    且不说他们两个在同一场合出现被看到的可能,若是想建立病号档案,身份证必不可少。显而易见,周知彦连她的真名是不是叫岑少艾都无法确定,更遑论从哪里拿到她的身份证。

    不过。

    周知彦转念一想,如果岑少艾真的没在户籍系统里登记过,或许更简单。只要捏一个身份出来不就好了。

    ——他又不是没干过这种事。

    只是需要时间。

    “……那看你什么时候方便,我过去也可以。”

    周知彦回过神,正好赶上姚亦华的最后一句。

    姚亦华这样说,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上班的时候她不能擅离岗位,只能找下班的时间,而下班时间又没人发工资。她的提议,完全出于对这个“潜在病人”的关切。甚至她怕周知彦不好意思开口,才主动提出来。

    预想中的皆大欢喜没有出现,周知彦蹙了蹙眉,没有表示。

    一切就尽在不言中了。

    “……噢,还是需要保密是吧。”

    “希望你能理解。”

    姚亦华无法理解。

    扬城市精神卫生中心是公立医院,来的患者很多,坐门诊的精神科医生常常被吐槽只会开药,但姚亦华知道,哪怕是五分钟的面诊,能观察评估的病情远远多于单纯看量表结果,更比不提靠他人的转述了。

    是不是属于精神科的病人、该不该吃药、吃哪种药、吃多少……乃至需不需要住院治疗,作为医生都要负责。

    姚亦华一脸严肃,正要继续开口,却被身后突然传出的动静打断。

    她和周知彦的谈话,发生在走廊尽头的接待室门口。此处远离病房,也远离医生办公室,背后的窗户半开,既能通风,外面的噪音又能成为掩护,算是进行私下谈话的好地方。

    姚亦华转身,和周知彦一起向吵闹的地方望去。

    那是在走廊的另一端。

    一位穿着病号服的人冲出病房,横冲直撞,跑上走廊。没有穿鞋,衣服扣子也扣得乱七八糟。嘴里屋里哇啦地喊着,赤脚朝沿着走廊朝这边跑来。

    他后面跟着两个护士,一个跟得很紧,另一个稍落在后面,手里拿着对讲机,正在喊保安。动静不小,其他病房也能听到,于是陆陆续续,走廊上冒出了好几颗脑袋。

    很快便有护士叫他们在自己病房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