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倪(3)
第(8/8)节
问她。
“许一零,”许穆玖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你有没有想过,你想有完美的家人……不是,理想的家人的样子,比如,理想的哥哥之类的?”
“理想的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没有想过,也许小时候想过吧,但我早就忘掉了。”许一零如实回答道。
“……噢。”
许一零留意到许穆玖有些不自然甚至有些低落的神情,觉得蹊跷。
“你问这个做什么?”
她联想到了一些事。
理想的?
难道,这就是他以前逞强的时候的心理活动吗?
刚才他讲得头头是道,把她讲通了,怎么现在他自己又迷糊了?
她之前纠结这些问题,试图通过换位来寻求一个明确的答案,她本认为这些问题是一样的,其实不然。
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牵扯的背景因素太多,那么即使只是换了一个答题人,问题也与原来的问题不同了。虽然问题的条件限制个人,但是个人同样也对条件进行了反作用,这些反作用不该被忽视。从别人处得来的答案不能照搬到自己的问题上。
每个人的答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已有的现在是唯一的。
比起假设,为什么不先把握已有的主动权、珍惜好实实在在的现在呢?
许一零借用刚才的问题反问许穆玖:“我也想问,你说你和他不一样,如果他从小成长的环境就是你的环境,那样的他和现在的你还是不一样吗?”
“我、他……”许穆玖对这个刁钻的问题猝不及防,为难地摇了摇头。
“我来告诉你。”许一零说道,“他不可能是你,因为他不会和你有一样的生长环境。”
许一零紧握着许穆玖的手,郑重地说:“我的哥哥,必须是现在的你。”
许穆玖不知所措地望向许一零。许一零回了他一个安心的笑容:
“我的哥哥,他必须叫许穆玖。”
“他必须是十六年前的7月16日凌晨三点十八分在林城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许常均和穆丽菁的儿子。”
“他必须在东湾村的广场买过一对蝴蝶结发卡。”
“他必须做过很多木头玩具,其中一个小恐龙的嘴巴是尖的。在搬家的时候他把它带到了新家。”
“他玩闯关打怪的游戏必须是玩家一,而且用的武器是刀。”
“他必须送过我一本叫《简·爱》的书。”
……
“他必须在刚才问我,‘有没有想过理想的哥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
“你看不出来吗?如果我的哥哥不是现在的你,那么你的妹妹也不可能是现在的我。事实必须是这样,而我呢,很开心、很感激现在的事实就是这样。”
第(8/8)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