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章

第(2/3)节
顾氏的吩咐,站在窗下,隔着门应道。

    顾氏对此毫无准备,一时也有些无措。

    她急急忙忙整束装扮,步履匆匆地从里间出来迎,一边走,一边对着红玉埋怨:“大爷来了,你怎么也不先看着点?”

    当顾氏在房前的石阶上站好,柳大爷柳执正正好踏入院子。

    顾氏周全地行过一礼:“大爷现在来,是有何事与妾身商量?”

    柳执背着手,面色凝重:“先进屋。”

    顾氏见他态度不似往常随意,十分默契地向着周遭的仆婢挥挥手:“你们都下去,我与大爷有事单独要谈。”

    待下人陆陆续续退出,顾氏亲手关上了房门。

    柳执在主位坐下,手边的茶尚来不及喝,便单刀直入地道:“我为韶声寻了一门亲事。”

    “这……”消息来得突然,顾氏不禁被惊得一愣。

    “她年纪大了,再在家中留下去,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更大的丑事。对家中其他女儿不好。”

    柳大爷寥寥几句,便将前次雅集的祸事,全怪罪在韶声身上。

    柳氏诗书传家,清名容不得一丝瑕疵。

    他的话落在顾氏耳中,却像是责怪她教女无方。她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话,只能勉强维持着面上的神色,有些难堪地顺着说:“……是。”

    “我为她选的夫婿,乃是吏部文选司郎中周静。你也认识的,是与我同科的进士,曾经做过邻居。他如今是梅次辅的门生,供职吏部,也算是受二弟管辖。与他结亲,日后能有个照应。”

    柳大爷的意思是,借着韶声与周静的婚事,与圣宠日盛的梅次辅,真正攀上关系。此乃一箭双雕之计。

    顾氏虽十分认同丈夫的主意,但心中还是有些微的担心:“周大人年纪稍长,不知韶声合不合适?”

    “他今年新鳏不久,前头夫人去时,还是你去吊唁的。你去时也见了,他比我小一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且他为人宽厚圆融,有何不配?”柳大爷答。

    “虽是去做继室,但周郎中官居要职,年轻有为,别人想求都求不来。”他又补充。

    顾氏被他说动,却产生了新的担心,迟疑地开口:“既然如此,那不知周大人会不会嫌弃韶声……”

    “他既将此事托付与我,便是信我,无需你操心。”柳大爷被她问得不耐,语气里带上些烦躁,“只是你一定要对你的好女儿上上心!我们算是高攀了周家,让她嫁过去的后长长眼睛,伺候的时候紧着皮!”

    “大爷说的是。”

    顾氏的心安定了下来。

    听丈夫一番话,韶声虽没有侄女韶言的资质,能与京中显贵定亲,但结亲之后,也能为家中增添助力。

    且她不觉得自己亲生女儿有本事嫁给什么显赫的人家,一贯是希望她能有个安稳的归宿。

    嫁给周大人,只要用心侍奉夫君,也能做个衣食无忧的官夫人。

    至于嫁去之后,如何处理周家先头那位的事情,并不在她的考虑之中,嫁去了便会了。

    她当然也不会考虑,周大人的家中,已有个十一二岁的女儿,三个儿子,长子比已及弱冠。

    哪家妇人都是这般过来的。

    “之后,这桩婚事便由你去操持。我明日上值后,会再与周大人详说。”

    柳大爷并不在乎韶声的想法,甚至记不起要知会她一声。

    还是大夫人顾氏提醒:“老爷,既然婚事紧急,可是要韶声现在便准备起来?”

    “此等细处,夫人自行定夺便可,无需事事与我商量。”柳大爷这才补道,“夫人也别忘了,叫她去向梅小姐赔罪,不得再如这次一般,让梅小姐负气出走,坏了柳府与梅府的这条关系。”

    这桩婚事本就是为了搭上梅次辅,万万不能因为这个不成器的女儿,还没做成亲家,便结了仇。

    这是定要点透她的。若夫人做得不够,他便亲自处理。柳大爷想。

    “妾身记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