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登场篇
第(2/3)节
成了太阳!
他把蔡京、童贯一伙人的罪恶挂在嘴上,到处宣扬、煽动弹劾,这么搞谁敢往他身边坐呢?结果太阳越来越亮,他的出路越来越窄,临近不惑之年,却仍在学校里当学生…
当此举国大难临头之时,陈东头脑非常清醒,宏观角度上看,目前局势是用导致的政府去挽救到底的国家!这纯粹是找死,没一点点成功可能!体制内全烂掉,只能用体制外的力量去解决!用什么呢?环顾周围,他看见了自己的同学,和他一样充满志气、尊严、良知的学生们!
他号召大家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目的是让新皇帝看看自己写的时事分析。在他笔下,把宋朝之所以沦落到如今地步,是因“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宣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这篇文字非常有名,宋朝六贼之说就从这里开始!这次学生运动在宋史里意义更是重大,史有定论:它改变了大宋朝的历史!
可惜历史并没给陈东和他的同学们以应得的荣誉!每一代宋史研究者在说到这一幕时,都只是极力赞叹了陈东的胆气…
六贼为祸近20年,天下谁都看在眼里,居然是由一白衣学生提出来,这是多么热血、多么的忠诚!但这篇文字落在不同人眼里,效果绝对是不同的…
老百姓看到会叫好、解气。六贼们看到会害怕、怨恨。良心未泯的大臣们看到会惭愧、无奈,而落在赵桓和那位伟人的眼里,这就是个巨大的天赐一样的机遇!
多年来六贼把持宋朝官场。容不得半点不同之声!六贼即宋朝,如今面临生死关头,那位伟人空有救国之心,却毫无能力迅速打破这块铁幕!
陈东来得正是时候。稍晚都会误事!他提出杀六贼、根除全体党羽的建议。在之前史书里只承认了他的热血,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功能——迅速完成新旧官场的交替!哪怕底下的办事人不变。除掉六贼后,新皇帝的命令才能有权威性!
这件事情和各项开封城防事务混合在一起急剧运行,所有人、所有问题都搅在了一起!想在几天内就改朝换代?想想这是多么疯狂的事?但伟人啊,你不必沮丧!因你有一坚定的盟友!只要该盟友保持活力。那么开封城里的事就会以疯狂的速度进行——金军!
金军动作越快,你领导的大宋改革就会越快!
29日,吴敏终于将两宋之交的第一名相推上了历史舞台:李纲!吴敏告诉新皇帝:他之所以那么坚定地提出皇帝内禅,是因一个人的提醒。那个人名叫李纲…
李纲,1112年他考中进士,5年后,当上了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这官很不小。能站在金殿上给国家挑错了。他秉性刚烈、嫉恶如仇,看不惯的事太多了,而当时六贼当朝,除没法看的事之外。根本没别的事。于是,李纲向恶势力宣战!之后,李纲被恶势力下放。成了一闲散小官起居郎。后来甚至被踢出京城,到南剑州的沙县管税务…
截止到这,李纲坐电梯的速度堪称创了纪录,短短7年间,从一介考生升到国家纪委主要干部,又迅速下滑,到边远地区负责税收,这种落差比当年的电梯王寇准还要大得多。可他根本不在意,平稳平静地外县生活着…
6年后,命运把他召唤回开封。电梯又把他升到了太常卿的位置。这是个闲散的官,负责国家礼乐。当时是1125年8月,距金军伐宋还有100天左右…
百日后,金军逼近、举国慌张,全都成了缩头乌龟,没一个人能提出起码的对策来。整个民族的上层建筑全体烂透了,当此时,应怎么做呢?
李纲选了个最直接、最彻底、最大逆不道的方法——要赵佶彻底下台、给别人腾地方!可他的官太小了,声音根本达不到上层,所以他找到了吴敏。吴敏官也不大,但兼职侍读,和赵佶走得非常近…
力挺赵桓上台,给宋朝换一最高领导人!这是李纲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客观讲:在这点上,金军也帮了他大忙,要不然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