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哲宗驾崩篇

第(2/3)节
向太后欺压,另一个亲生儿子即位的希望立即渺茫——朱太妃,后悔否?

    历史没记载他们的心情,所以不能乱猜。在亲身经历这种赤裸裸的谎言、以太后之尊来骗人的把戏后,朱太妃没有愤怒,没想法挽回,而是愣了下,接着低下头转身就跑了,就连奄奄一息马上就死的儿子都扔下不管,跑了…

    她为什么要跑呢?联系前面她被长时间欺压,却转而为欺压她的人说话这一点来看,她就是个根深蒂固、不可救药型的受虐狂。她的出身、她的经历决定了她只是社会规范的遵守者,哪怕被冤枉、被欺负,也习惯了忍受…

    只有规范的制定者,才不遵守规范!如向太后!这女人目送敌人跑远,再转回目光盯着宋哲宗咽下最后一口气,转身发布了一系列命令——令:殿外的宰执大臣们觐见。令:所有皇子进宫。令:为大行皇帝小殓…

    最重要的是第一项,她很清楚:大臣里有刺头,掌权的新法集团一贯和她作对。尤其是章惇!她必须得和这人较量一番!

    见面时,向太后第一时间哭了,边哭边说“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嗣,要立谁当皇帝,得早作决定啊”

    章惇厉声回答“当立大行皇帝的同母弟、神宗皇帝第13子、简王赵似”他是首相,有权力第一个回答。他有胆量,连第一老太婆高太皇太后都敢废除,何况这个次等货色!由谁掌权太重要了!不是宋哲宗亲政,怎有新法集团的复兴?所以这皇位必须落在赵似头上,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旧党复辟!

    向太后很稳,抛出一看似绝对正大光明的理由“老身无子,诸王皆神宗庶子”多博大!我没儿子,所以谁也不偏向,所以什么同母不同母的?根本就没有嫡。全都是庶!

    章惇郁闷,因没法反驳。谁让宋哲宗亲政的6年里,居然没把生母提到太后的位置!他只好转移话题,说现在既然没有嫡。那么就该立长!选年龄最大的,是神宗皇帝第9子、申王赵佖!

    说出赵佖,在场的人都鄙视了下章惇——首相今天很幽默嘛?这种事也能开玩笑?申王赵佖是独眼龙,自古以来残疾人当大臣都不合适,谁听过瞎眼人当皇帝?

    果然,向太后很轻松就驳回了这一条,随后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有一人,福、寿、仁、孝俱全,是皇帝最佳人选。而这4字评语不容怀疑、不容反驳、不容抗拒!因这是大行皇帝宋哲宗亲口说的!要问这人是谁?就是端王赵佶!

    这句话,出于先帝之口、由太后转诉!还有更高规格吗?谁想搞事。简直是和太后作对、和先帝作对、和马上就要即位的这位四佳皇帝作对!2个字——找死!

    但真有人跳出来了!章惇在这件事上都敢唱反调“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轻佻指不稳重、不沉着。看似没什么。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由此可推断章惇的出发点——他和赵佶没私怨,赵佶也不是旧党,章惇没半点必要和赵佶过不去。那为什么这么做?只能是对宋朝前途的考虑…

    机会出现了,在中国古代,一个皇帝的诞生,哪怕开国皇帝,都有一必要程序。那就是全体通过。例子请参考赵匡胤、郭威被黄布包起来的过程…和平年代也一样,除非有明确的传位遗诏,不然更得全体通过!现在章惇豁出一身剐。要把赵佶拉下马!向氏就是皇太后也不好办!毕竟反对的人是首相,该首相手下还有整整齐齐的超庞大死党,这么多年了,改革派有多能折腾,谁都清楚!

    就在这时、就在章惇最需帮助时,他身后突然响起一声音。这声音的主人在这之前所有岁月里。都以一平和、体贴、让旧党都普遍喜欢的形象出现——曾布!这在宋神宗时期和王安石唱反调、宋哲宗时期和章惇打对台的人,在决定新党命运、大宋朝命运的最关键时刻说话了——“章惇,听太后处分”

    这句话决定乾坤!向太后、章惇2人立即冰火两重天、知道了各自的输赢!章惇输了!没皇帝、没新党集团的支持,他再强硬,能做什么?章惇退了下去。当天再没说半个字!他知道自己此后的命运了…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