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宗亲政篇
第(2/3)节
在最好的阶段。臣希望你放弃高傲遵循道理,在什么都没去做之前,先静观事情发展和臣子们的心性。要观察三年,等你看清楚,心里有底,然后再找个好机会开展工作。这样,你做了后,天下苍生才不会产生怨恨,你自己也不会后悔…
现在让我们来切换视角,以宋哲宗的眼光来看——
关于吕陶,他提出的两点让宋哲宗蔑视。自从亲政以来,我什么都没说没做,为什么你会怀疑到新党重新登台?开口闭口都是国家利益,似只有旧党才能代表国家利益,反之如引用新党,就是败坏国家利益了?谁给你的唯一确定权?你是皇上还是我是皇上?第二点让人更忍无可忍,以高太皇太后8年多来的作为,我早已身受其害,不追究也就算了,你居然要求我出面,去压制要求清算的声音?是可忍孰不可忍!尤其过分的是,为达到目的,你还搬出了仁宗对刘娥的例子。这简直是荒谬!试问刘娥改变过宋真宗的国策吗?她唯一废掉的是真宗时代的拜神风波。透过这两点可清楚梳理出吕陶的小心思,不用新党、尊崇高太皇太后,这2点达到,旧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分析出这2点,宋哲宗能保持沉默,已相当有涵养了…
关于范祖禹,他提出的太监问题看着很正义、很光明,里面却有内幕。首先注意是复官而不是升官,这个区别很重要,也就意味着这几个太监以前是被贬职的。被谁贬的呢?只能是高太皇太后?事情清楚了,这些太监得罪了她,而宋哲宗急于奖励他们,证明当初发生的事是他们因小皇帝而得罪了高太皇太后…忠于皇帝的,难道不是忠臣?为什么不可以表彰?
答案是不可以!以旧党所坚持的真理标准,内侍一律都是小人。不可以亲近、不可以封赏!实在要赏,也要排到我们这些“正人君子”之后!这理论看似不错,至少曾经的历史都证明了太监真是妖孽一般的生物,他们强大后,大臣、皇帝、将军、国家都会死得难看!所以必须压制,不能给好脸!
但宋哲宗最生气的也正是这一点!太监不好,可太监忠于我。你们大臣好,可都做了什么?
众所周知,宋哲宗极为尊重自己的父亲,他一生都沿父亲走过的脚印前进。同时他也爱自己的母亲。像天下每一个儿子一样。希望母亲健康、快乐、尊荣。可这些他都做不到。在奶奶高太皇太后、旧党大臣们的压制下,他不仅没法延续父亲事业,连母亲应有的权益也不能维护!
赵煦的母亲姓朱,开封人。生在一普通人家,父亲叫崔杰,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她改嫁朱士安,因之姓朱。这些朱氏都不知道,甚至对朱家的印象都很模糊。因她还在童年时,就被寄养在一叫任廷和的人家里…一失去生父,继父也不愿养在身边的女孩,生得还很美丽。她命运会是什么呢?很简单,几乎没例外——及早嫁出去。幸运的是朱氏“嫁”进了皇宫。说嫁其实是不标准的,她最初只是一御侍,一没身份的下人。不过根据皇宫法律第一条,皇帝对所有女性都有合法侵犯权。说嫁也能贴一点点的边吧?
一偶然机会里,她被宋神宗“侵犯”了,命运随之改变,她居然怀孕了,这孩子就是宋哲宗赵煦。从这时起,母以子贵,她一步步在杂乱森严的后宫里有了地位,再之后,她又生下蔡王赵似、几位公主,成了位身份稳定的贵妇人…
身份巨变,朱氏的想法却不多。宋神宗儿子很多,哲宗只是第6子,以这样的排名顺位,加上她本人低微的出身,根本不能去想什么。奢望会害死人的,只要她儿子都健康,亲王封号稳稳到手,她也就知足了。可人生只在潮流里浮沉,谁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到神宗去世前,赵煦的5位哥哥全都病死了,赵煦由此变成了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宋哲宗登基,朱氏身为皇帝生母,地位反而走低了。高太皇太后从前是跋扈型的儿媳妇,现在是凶狠型的婆婆。她从自己的当年经验里得到了真理,想独霸后宫,必须压制每一个敌人,哪怕是潜在的!朱氏就首当其冲,首先是不给名份!
朱氏本应是皇太后,却只给了皇太妃。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