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河开边篇
第(2/3)节
,更重要的是军队指挥!在这点上,宋军有个非常奇异的现象!以这时来说,王安石变法前,仁、英两朝宋军战斗力普遍低下,每次与辽、夏的战斗,输多赢少。而王安石改革至王韶打响熙河开边第一枪只有3年不到,这么短时间内,宋军战斗力脱胎换骨、完全不同…
还有靖康之难,金兵视宋军如草芥,往往是以一胜千这样的比例来打垮宋军。可仅仅过去了数年,岳飞、韩世忠、吴家兄弟便都能硬撼对手,取得完胜!
这是怎么搞的?宋人血气始终都在!只要混帐糜烂的文官、皇帝不加压制,随时都会暴涨!
回到战场。河湟吐蕃中的“河”己被拿下。但才高兴没多久,立即传来一消息——后边香子城出事了!
木征非常顽强,他知道宋军的致命弱点就是战马少。只要发挥游牧民族传统优势,在茫茫大漠中兜圈子,宋军很快就会像从前一样被我绕晕累死吧?
战况真按他所设想的发展了,王韶命部将田琼星夜行军,必须抢在香子城陷落前赶到!田琼做到了。他率军杀到了香子城,与吐蕃人立即接战。结果全军覆灭。这是没办法的事,木征是围城打援,以逸待劳。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百战精兵,也一样没用…
木征很得意,香子城没打下来不算什么,我可住帐篷!现在我已找到了对付王韶的办法——运动战!就像当年耶律休哥大败曹彬一样…
但没到天亮,他就又遇到了宋军。是王韶派来的第二拨救援人马苗授。木征搞不懂,宋朝人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一拨刚死光,又一拨杀过来了?但没什么,来一个杀一个!于是苗授再次全军覆没…
可紧跟着王韶的主力大军也出现了!直至这时,才能明白王韶的作战思想:用生命换时间!第一拨田谅、第二拨苗授,都只是棋子,用意是要拖住木征的手脚。把他钉在原地!直到大军到位。那时总攻,杀光河州境内的吐蕃军主力!
木征也不傻,不管他看没看出王韶意图,都知道不能和宋军硬拼了。兜圈子重新开始,只是他这次反应慢了点,两天后,在架麻平,他被宋军堵住了。激战开始,吐蕃人箭如雨下,然后撒腿就跑——嗯?估计是宋军那边的箭雨更大?
箭射不过对方。更郁闷的是吐蕃人发现跑路似也不顶用了。逃出去好几十里地仍没法摆脱宋军追杀。最后扔下4千多具尸体才勉强逃走…
阵斩4千多。辉煌的野战纪录!可旧事重演,没等王韶高兴,消息又来了——木征跑去袭击河州,趁宋军空虚己收复老巢。进城睡觉了…
付出这样惨重代价,人命换时间的办法都用了出来,仗却打回到了原点。河州还是吐蕃的!
想想之前宋朝各次主动进攻的战争记录,就会发现王韶己掉进了坑里!宋军每次都是开头时势如破竹,相持中被人脱垮,最后一败涂地。王韶此时面对吐蕃人的死缠烂打有什么例外吗?
有!王韶是北宋军事史上一个奇迹,他取胜方法与之前汉唐两代汉族名将们截然不同。卫青、霍去病很多程度上是以硬碰硬,战而胜之。李靖、李世绩、侯君集等唐将狡猾机警,往往突然启动。让异族人防不胜防…到宋朝的王韶,他没汉军举国征发的大兵团,也没唐代胡风的骑兵部队,注定了力量有限,更没速度。可他用行动告诉了吐蕃人——你们有快马、汉人有脑子!
宋军作战。必须先胜在战略上!
3月7日,改革派又重拳推出第11项新法——置经义局。由王安石亲自任提举。其子王雱、第一助手吕惠卿任修撰。主持撰写《诗经》《尚书》《周礼》的义理注解,称《三经新义》编写完成后第一时间颁行天下,作为太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用书!
27日,封李朝仁宗李乾德为交趾郡王。
邕州知州萧注,一喜言兵、不安分的文臣,羡慕王韶的开边之功,于是上疏建议讨伐交趾,收回汉唐故土!神宗大喜,于是命萧注为桂州知州。萧注入朝,神宗问以取交趾之策。却没想到萧注一反前语,反而强调灭交趾之难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