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胡闹篇
第(3/3)节
到此结束,就算语言大师到了欧阳修的地步也没话可讲了。大家摇头苦笑出宫,今天实在长见识。蔡襄,算你命苦,到外地上班去…
2月11日,蔡襄出知杭州,换上来的人是吕夷简次子吕公弼。以前至和年间就做过三司使。与赵曙的第一次谈话,聊到为什么这次还选他时,差点没把吕公子郁闷死!
赵曙说:你还记得当年吗?我做王子时嫌马匹不好,派人到三司去换。你说身为宗室,应当避嫌,就是不答应。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你了!
皇帝的意思就是:我选顶级大臣只看中浮光掠影的一些小事,不去评估你对整个官场生涯的贡献…吕公弼越想越郁闷,这到底是夸奖还是否定?传出去别人会认为他当上计相,完全是好多年前的一小机遇,是个投机取巧之徒!
其实他没必要这样难受,相比之下,他还算说得过去的。赵曙接下来提拔的人才叫好玩。如三司度支判官皮公弼,这位老兄又贪又奸,是全开封著名的大贪官。再如集贤院直学士王广渊,这是全体士大夫公认的钻营求职、不顾廉耻名单中的第一名…至于为什么会提拔他?很简单,王广渊是赵曙没当皇太子时的幕僚。
综上所述,乱七八糟,但也很容易就能挑出其中主线,赵曙完全是以个人一己好恶为标准,选帝国的栋梁大臣。这是所有时代里做领导的人最要不得的一恶习。他自己是痛快了,可是在拿整个国家管理层的有效运行开玩笑!
而之所以会发生这些事,都要从赵曙皇帝的特殊心理变化来解释。只有回到这一原始点,才能承前启后,把他即位以来所有事情都解释得一清二楚。)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