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前奏篇
第(2/3)节
铁鹞子又称“铁林”是西夏骑兵中最精锐部队,配备最精良战马、最精选盔甲和最优秀战士,只有3000人,分成了10队,每300人是一战斗团体,在纷乱纠缠的战局中用他们决战决胜。
擒生军是李元昊独创,专用来在战争中掠夺敌方百姓,有些像是契丹人的打草谷。只是西夏人更穷,对钱、物的渴望让他们出手更狠。这支部队居然达到了10万人。
卫戎军是西夏京城的禁卫军,共5000人,都是西夏贵族子弟但任。战斗力怎样不好估算,李元昊用他们来守大门,还是当人质,要胁贵族们就范也不得而知。
泼喜军,这是炮兵,炮弹就是石头,大小不一。大的用来攻城。小的?迎面而来的敌人要小心,拳头大小的石头一筐筐砸过来,出什么事都属正常。
至于撞令郎,这是李元昊从汉人中特意挑选出的精壮男子,没什么武器给他们,打仗时就驱赶他们冲在最前面。会发生什么,足以想象了吧。如想把刀砍在党项人身上,就得先把这些本族兄弟杀光!
闰12月,李元昊派贺九言给大宋送来了一封信和一只锦匣。锦匣被称为神明匣,里边装的是历年来宋朝赏赐李元昊的敕告、敕榜、旌节,即他作为宋朝官员的信物。用意非常明显:你不让我当你们宋朝的官了,我也直接把你给的印信退回。
那封信更著名,即真正激怒宋仁宗,挑起宋夏战争的“谩书”一封来自西夏的侮辱性的信——南朝皇帝陛下:我派到您那儿的使者还没回来,您的兵就杀进了我国内,规模很大,在鄜延、环庆、泾原、秦陇四路地界共分9路入侵。但很可惜。都被我打败了,您的旗鼓符印、刀枪矛戟我抢了不少,您的士兵也被我杀了不少。我感觉蛮荣耀。但我相信这都不是您本人的意思,都是您的大臣们私下里的决定,他们妄图挑起争端,好从中渔利,真的很丢脸。希望您认清一事实,我是番您是汉,国土所在都不一样,何来君臣之说?您为什么要这样嫉妒我?我李元昊是被部众推举。追随祖先拓拔思恭的脚步,做正当的皇帝,有什么不可的?且我再重申一下,我己展开了正常的邦交,您的平等友邦辽国都是我亲戚,我们处得很好,展望未来,我们一样也会这样的。希望陛下能仔细看下我说得很不到位的这些话,从中感觉到我深深地诚意。能回复我以和平友好的礼仪,感觉到您折节下交的恩赐…
多么谦虚平和,大宋上下看得差点吐血。如上一次是国书照会的话,这一次就是彻头彻尾的调戏。李元昊根本没把宋仁宗这天朝上国皇帝放在眼里。为达到这目的。都不惜捏造事实,什么9路大军杀进西夏?前有宋太宗、后有宋神宗,哪位陛下也没那么大手笔!
回望历史,李元昊这次真的触摸到了宋朝。乃至历代汉人皇帝尊严的底线,中原皇帝,你可以去抢他子民。带走他的银子,甚至让他割地求和,但就是一点,你不能让他没面子!别说李元昊,就算以前的草原巨无霸匈奴单于,在把刘邦打倒、写信邀请吕太后到毡帐共进晚餐,都被汉史记录在案,几十年后被汉武帝刘彻报复!
谁说汉帝不勇武,只缘未到伤心处…
回到西夏国内,李元昊又换上了另一张脸。他诚惶诚恐仰望着上苍:上帝啊,您真的显灵了,感谢您给了我这样明确必胜的信号…
党项人再次荣幸,这次不是睡到半夜挨陨石砸了,而是青天白日看到了神迹。只见天上太阳慢慢在西边缺了一角,停顿了相当长时间,才慢慢恢复了原样。这在今天毫不出奇,不过就是日偏食嘛!但李元昊仰天高呼——“日西先有一珥”我国在西,此乃我军之胜象!
这时宋朝也己被谩书激怒,军队开始向边境移动,大战马上开始!
开战之初,宋夏双方都把目光集中到了鄜延路的首府延州。宋人非常清楚自己弱点在哪里,证据就是青涧城。
青涧城,延州东北200里处,是极佳的战略要冲。它向左可巩固延州的防御,向右可联通河东路的粮道,北方则最为关键,临近西夏的起家之地定难五州,可
第(2/3)节
推荐书籍: